解读中产阶级的标准生活( 二 )


灵狮中国的副总经理伏虎先生对中国未来的保险业也非常看好,他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在经过前几年的财富快速积累期后,今后的几年必然面临着薪资增长幅度变小的问题——公司内部高层人员饱和,升迁和加薪都变得比从前艰难,这给中产阶级带来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保险给这些在职场上打拼的中产们提供了一份经济保障和心理后盾,他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把钱花在买保险上 。
当然,对于中产者来说房、车、保险并不是“品质生活”的全部,不买房不买车的上海沪申画廊的艺术总监翁菱女士在讨论中提到了“精神享受” 。作为受教育水平很高的一个群体,中产阶级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还在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感 。中国的中产阶级学会了打高尔夫、喝红酒、用品牌、听歌剧、旅行——据零点的首席信息官冯晞先生介绍,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拯救了世界的奢侈品市场,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到了世界的12% 。“中产”是舶来品,同时舶来的还有西化的消费模式和审美趣味 。伏虎说,现在西方生活方式大量涌入中国,但是中产人群在西方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是经过几代人才逐步形成的,但是在中国,新兴的中产者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别人几代人的积累是很难的事情 。如何真正形成自己的文化,是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
北大教授张颐武先生说,像一百年前的美国人一样,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在做着一个“中国梦”,他们野心勃勃,充满干劲,“中国中产阶级的一个好处就是认赌服输,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梦想 。”张教授说 。他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有野心又不安心的中产阶级如何对待自己的未来,现在野心推着中产者卖力工作,未来不安心占了上风时怎么办?中产阶级物质上的追求有了,精神却没跟上,这必然成为中国未来的一个瓶颈,只有在精神层次也有了力量,中国的中产阶级才能真正成熟,这就意味着在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等方面,中产阶级急需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系统和标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