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31卷主题词索引( 三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石成钢等)(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中某些细胞因子的检测(尹国华等)(1):3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陈 翔等)(1):3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3抗原的研究(梁再赋等)(1):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no浓度测定(朱晓浚等)(1):4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dna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曾凡钦等)(6):66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垂体泌乳素及生长激素水平测定(郑玉明等)(6):66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检测(余 莲)(1):3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与hla?dr、dq基因的相关性研究(彭学标等)(1):9
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模式分析(彭学标等)(4):251
以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二例(林 彤等)(1):54
用肾图定量分析法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损害(罗迪青等)(1):16
红斑肢痛病 糖尿病合并红斑肢痛病一例(樊建峰等)(1):11
红色毛癣菌 见甲真菌病
坏疽性脓皮病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环磷酰胺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环吡酮胺 见疗皮肤真菌
黄褐斑 氢醌单戊酸酯的研制和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李文全等)(4):249
黄芩甙 复方黄芩甙防晒效应的研究(徐洪玉等)(3):187
见银屑病
回状颅皮 回状颅皮及面部四肢皮肤增厚和腿骨痛(浙江中西)(6):666
活性氧组分 见银屑病
j
基因重排 见淋巴瘤,t细胞,皮肤
畸残预防 见麻风
激光 见尖锐湿疣 见毛细血管瘤
荚膜 见隐球菌,新型
甲环亚硝脲 见蕈样肉芽肿
甲氰咪反 见疱疹,带状
甲真菌病 197例甲真菌病真菌分离培养(杨国玲等)(5):315
516例甲真菌病分析(周文明等)(5):314
从一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中分离出糠秕孢子菌临床和实验研究(冉玉平等)(5):276
低剂量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林俊萍等)(3):204
国内首见球毛壳菌所致暗色丝孢霉病(王家俊等)(5):273
恒温加热溶解病甲标本法(王刚生等)(5):324
甲真菌病的扫描电镜诊断研究(张 迎等)(5):315
伊曲康唑加冰醋酸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姚其柏等)(3):204
原发性病原真菌和条件性真菌所致的甲真菌病(pierard)(5):308
中等剂量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甲真菌病(赵建林等)(3):203
甲状腺功能亢进 见斑秃
甲状腺炎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假阿洪病 假阿洪病一例(柳齐福)(6):666
尖锐湿疣 见药疹 不同方法治疗尖锐湿疣时合并干扰素的疗效观察(王建琴等)(3):194
尖锐湿疣2宫颈人巨细胞病毒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检测(宋文刚等)(3):180
尖锐湿疣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研究(王 岚等)(4):239
女性吸毒的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及sod测定(李 溥等)(3):181
阴茎巨大尖锐湿疣九例(赵 亮等)(3):143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烟雾中的hpv dna(吴 原等)(3):182
胶体金法 见梅毒螺旋体
胶原酶 见瘢痕疙瘩
角蛋白细胞 见白癜风
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产生及调节(张建中等)(4):233
培养人角朊细胞中白介素15的基因表达(韩钢文等)(4):236
中波紫外线影响大鼠表皮角朊细胞p53蛋折及p21蛋折表达的研究(徐 兵等)(6):666
角化病 砷角化病并发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一例(涂国菊等)(4):238
角化病,脂溢性 巨大脂溢性角化病一例(顾 军等)(5):330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