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变暖和连续干旱的大背景下,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今春沙尘暴的发生次数将呈现减少和减弱的趋势 。根据对大气、海洋等信号的综合分析,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沙尘暴虽然不会提前到来,但是我国的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强度预计将不会少于去年,北京依然会受到沙尘暴的侵袭 。沙尘暴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加速干旱区域的贫瘠化和荒漠化,给农林牧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气候环境、人群健康等带来严重危害 。沙尘暴袭来,肺最受伤【沙尘暴重点保护眼口】
文章插图
皮肤、鼻、眼、气管和肺为最先接触沙尘的部位,因此,受害最明显 。其中,眼、鼻、喉、皮肤等直接接触部位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而肺部受损则较为严重和广泛 。
人未加防范而遭遇高密度沙尘时,首先会引起各种刺激症状,如流鼻涕、流泪、咳嗽、咳痰等,以及气短、乏力、发热、盗汗等全身反应 。这些多为短期症状,是人体清除异物的自我保护方式,一般损害不会持续存在 。不过,有时反应也会很严重,特别是首次或突然大量接触高密度沙尘时,可表现为突发气促、胸痛、胸闷、头疼、头晕等,原有哮喘、慢性肺病、心脏病等患者会更明显 。降落在皮肤或眼内的沙尘,还会引起皮脂腺和汗腺的阻塞,导致皮肤炎症、结膜炎等 。
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可导致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并可进一步引起多方面的危害 。有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环境中的小学生免疫功能会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呼吸系统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增加 。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细微沙尘颗粒与肺病、心脏病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澳大利亚的研究则显示,沙尘暴可能与该国哮喘高发密切相关 。前不久,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新疆部分地区居住30年以上的居民中非职业性尘肺患者占一定比例,且与其生活在扬沙、浮尘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将这种病称为风沙尘肺 。
此外,大量的沙尘颗粒弥漫在空气中,还会散射和吸收阳光,降低地面紫外线的强度,从而降低紫外线杀菌和抗佝偻病的作用 。因此,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增加,扁桃腺炎、感冒等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发病率也较高 。
-对付沙尘暴,戴口罩、多饮水
首先,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诊,求助于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
其次,做好个人防护 。风沙起时,必须减少外出接触沙尘的机会,及时关闭门窗 。如果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最好使用防尘、滤尘口罩,以有效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 。可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但这种简单防护对颗粒径小的细颗粒起不到阻挡作用 。其他保护措施包括戴合适的眼镜,穿戴防尘的手套、鞋袜、衣服,以保护眼睛和皮肤,勤洗手脸(尤其是进食前) 。在沙尘暴退去前,建筑工人、清洁工人等都应该暂时停止户外作业 。
第三,多饮水 。沙尘暴多发季节,天气多较干燥,加上扬尘,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丢失,造成皮肤粗糙,尘埃进入毛孔后易发生堵塞,若去除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痤疮,过敏体质的人还容易发生各种过敏性皮炎及皮疹 。多饮水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等的排出,对皮肤保健和全身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值得一提的是,身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者“弱不禁风”,在风沙季节更应该注意保健,尽可能远离沙尘 。一旦发现身体有明显不适感,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