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常规体检中,有一项名为甲胎蛋白(afp)的检查项目,常用于排查有无原发性肝癌 。因此,有的体检者查出afp值升高后,就认定自己得了肝癌,要求医生为其进行“全面检查”,非要把肿瘤“揪”出来,但把检查都做遍了,还是没有发现肿瘤 。

文章插图
难道甲胎蛋白(afp)不能排查肝癌?对此,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肿瘤科田华琴主任医师解释说,不能依据1次检查结果就认为自己得了癌症 。以甲胎蛋白为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充血性肝肿大、毛细血管扩张等,都可能造成甲胎蛋白升高 。另外,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也会干扰甲胎蛋白数值 。
因此,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而甲胎蛋白检测正常也不能绝对排除肝癌 。一般是发现甲胎蛋白异常时,还应辅助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如果甲胎蛋白检测结果>500微克/升,并持续4周或是数据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肝癌的嫌疑性比较大 。
afp是什么?
【体检常未必都是癌】 甲胎蛋白(afp)其实是肿瘤标志物之一,目的是提示检查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有肿瘤,但仅是“参考”而不是“定论”,主要是为提醒患者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以排除肿瘤 。但很多人在体检时,往往比较被动,医生安排什么就查什么,根本不知道还有癌症的相关体检项目 。因此,为尽早排查肿瘤,体检时要主动要求“查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缺少睡眠或可引起行为失常
- 解析7个对待头发的坏习惯
- 老年人最好常吃点烤麸
- 常做水晶甲可致指甲病变
- 尘沙迷眼莫用手揉
- 秋梨煮粥自制秋燥美颜方
- 口腔内科常见病
- 十二种有毒的家常菜组合
- OK镜并非人人OK
- 教你日常内衣保养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