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损伤后什么救治方法

【涎腺损伤后什么救治方法】 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 , 位置表浅而易于受到损伤而影响功能 , 颌下腺、舌下腺由于有下颌体的保护 , 受到损伤的机会极少 , 功能影响也非常轻微 。

涎腺损伤后什么救治方法

文章插图
腮腺损伤的原因主要是面部挫裂伤 。腺体受到损伤时 , 应仔细清创 。如有面神经损伤 , 缝合时应先吻合神经 , 然后分层严密缝合腮腺及附近组织 , 以免发生腺体瘘 , 影响功能 , 有碍美观 。最后加压包扎腺体 , 使涎液从导管流出 。如咬肌前缘附近受到损伤 , 清创时 , 应仔细检查腮腺导管是否断裂或缺损 。如有断裂 , 清创后应先进行导管端端吻合术 , 先用塑料管从口腔经腮腺导管口插入穿出断端 , 在确认另一段导管后再将穿出断端的塑料管插入 , 用7—0或8—0丝线吻合导管断端管壁 。然后分层缝合创口 , 加压包扎腺体部 。将塑料管留在导管内10~14天 , 固定在上颌牙或颊粘膜上.对于腮腺导管断裂或完全瘘 , 当断裂处或瘘口接近口腔 , 残留导管又有一定长度时 , 可行导管改道术 , 即游离导管后将其开口移置于口腔内 , 变外瘘为内瘘 。
初期缝合处理不当 , 创口发生感染 , 或组织缺损过多 , 愈合后可能遗留涎瘘 。损伤在3个月以上的导管瘘由于瘢痕粘连 , 吻合困难 , 除少数可作导管改道术外 , 多行瘘道封闭术 。新鲜腺体瘘分泌量少者 , 可直接加压包扎;时间较长的腺体瘘可考虑用电凝固器或硝酸银烧灼瘘道及瘘口以破坏上皮 , 最后加压包扎 , 并口服阿托品等药物限制涎液分泌 。如失败须行瘘道封闭术:根据皮纹方向 , 在瘘管口周围做梭形切口 , 同时将瘘管口周围的皮肤、瘢痕和一段瘘道切除 , 在瘘道末端周围组织内作荷包缝合结扎残端 。潜行分离周围皮下组织 , 分层严密缝合 。缝合时应使皮肤缝线不在瘘口结扎的位置 , 以免再度成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