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对于准妈妈而言,却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日前,采访人员从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全国免疫教育活动上了解到,孕妇可以打疫苗,但并不是所有的疫苗孕妇都能打,有些禁忌必须注意 。

文章插图
孕妇不可接种活疫苗
在一般情况下,孕妇是不接种疫苗的 。但在长达10个月的妊娠过程中,有时免不了会遇到需要接种疫苗的情况,这时,就要视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决定 。
据介绍,目前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是用弱毒或无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能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证明接种减毒活疫苗(包括风疹)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畸形 。然而,由于理论上存在可能性,因此不应给孕妇接种活疫苗 。
死疫苗则是经过处理后的死病原菌,利用其抗原性,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保护性抗体,要反复注射几次才能得到长期保护的作用 。这类疫苗接种后不会影响胎儿,因此可用于有免疫接种指征的孕妇 。
【准妈妈接种疫苗有禁忌】 基因重组疫苗是将病毒的部分基因片断整合到其他微生物中,让它不断地复制,产生该病毒的抗原部分,所组成的疫苗 。这类疫苗同样可以使机体产生抗体,又对机体无不良反应 。
具体而言,以下几种常见疫苗的接种禁忌是准妈妈必须了解的:
破伤风疫苗
是易感孕妇最常用的疫苗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2/3的孕妇和新生儿对破伤风无免疫力 。一旦发生感染,就可能发病,而分娩对于母亲和新生儿都是容易感染的机会,为防止破伤风杆菌感染新生儿和孕妇,孕妇应接种破伤风疫苗 。尽可能在妊娠中、后期(4~9个月)接种,以避免可能的致畸 。无免疫史者应接种2次,剂量为0.5毫升(含5个单位),间隔4~8周;第2针最迟应在预产期前4周注射 。若注射时间过于接近分娩期,则不能保证分娩时母体产生足够抗体 。已全程接种,但超过10年者应加强接种1次 。
乙肝疫苗
对于体内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孕妇应该接种 。乙肝疫苗对孕妇是安全的 。标准的接种方法是孕期接种3次疫苗,可分别于孕期第2、3、9月接种 。有资料表明,在完成预防接种后,对孕妇的保护率在95%以上,免疫有效期在5年~9年,如果有必要,可在注射疫苗后五六年时加强注射一次 。
甲肝疫苗
甲肝病毒不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但是孕期患甲肝则常常发展成重型肝炎 。因此在甲肝流行区,孕妇接种甲肝疫苗还是有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甲肝疫苗包括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 。孕妇接种灭活甲肝疫苗是安全的 。
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期间,孕妇可接种流感疫苗,但应以妊娠中、晚期接种为宜 。主要对象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 。早期接种有引起流产和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的危险 。
风疹疫苗
风疹病毒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儿 。风疹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准妈妈感染上风疹,有25%的早孕期风疹患者会出现先兆流产、流产、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 。也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耳聋等不幸 。但孕妇接种风疹疫苗,在理论上有可能将风疹疫苗病毒传播给胎儿,所以孕妇不能接种风疹疫苗 。而准备怀孕的妇女在接种风疹疫苗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 。
狂犬疫苗
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几乎是100%,孕妇一旦染上,母子均难以幸免于死 。因此在狂犬病流行区,孕妇若被狗或其他的动物咬伤,或在非流行区被疯狗或疑似疯狗的动物咬伤,皆应注射狂犬疫苗 。对于严重咬伤者应即刻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每千克体重40个单位或0.5~1毫升),然后再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还在搓麻将的准妈妈们赶紧停下
- 注射乙肝疫苗要量力而行 并非人人可注射
- 现在起注射流感疫苗最好明年2到5月高发期
- 今冬流感病毒有变化接种新疫苗
- 专秋季是注射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
- 青年人群淋雨后易发钩注射疫苗预防
- 专家接种疫苗应视幼儿健康状况而定
- 进入麻疹高峰期提高疫苗接种质量
- 以为医生推销药准妈妈自作聪明导致胎儿畸形
- 对准妈妈的十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