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以上肥胖儿童伴有2型糖尿病( 二 )


还有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大部分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不仅如此,父母还会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来讨好孩子,殊不知,这对孩子们的肥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且,这种不良习惯日后改变也是困难的 。
让孩子在健康和不健康的食品之间选择,孩子们往往倾向于后者 。因此,家长首先从自己做起,接受和学习健康知识,在平时向孩子传授健康饮食理念 。
广告诱惑
广告与儿童对垃圾食品的爱好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电视广告是影响孩子们最主要的媒体,孩子们每天花费数小时的时间看电视,他们每年从电视上可以获得超过2万条广告信息 。现在荧屏内外到处充斥着各种儿童食品的广告,生产厂家在儿童食品包装上也是花样尽出,这样的宣传足以使儿童无法抵挡住广告的诱惑 。
12岁以下的孩子对广告没有任何判断力和鉴别能力,最容易受广告的诱惑,电视广告会在很短时间内影响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并影响他们今后的消费习惯 。此外,广告还潜在影响孩子父母的购物和饮食习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位营养专家认为,企业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做广告本无可厚非,但过分地为“满足儿童心理”而做不利于儿童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广告,不能不引起重视 。
各国对策
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避免让孩子成为商家各种广告宣传的牺牲品 。尽管在向儿童营销零食饮料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份全球性的标准,但已经有国家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
在英国,2006年的一项规定禁止在晚上9点以前播出针对10岁以下儿童的“垃圾食品”广告,除此之外,还对广告的内容进行了限制 。
法国新法规要求“垃圾食品”生产商必须在其播出的广告宣传上注明警示语,提醒人们不要在两餐之间吃零食,告诫消费者尽量减少含高糖、高盐的食品以及要加强锻炼等,否则将向国家健康基金会交纳相当于其广告预算百分之一点五的罚款 。
2005 年初,美国卡夫迫于舆论压力,宣布停止奥利奥饼干、酷爱牌饮料等零食对12岁以下儿童的广告宣传 。而同年8月,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承诺退出美国的小学校园 。2005年11月14日,包括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在内的10家大型食品和饮料公司也在美国宣布,从2006年开始他们面向儿童的广告将更注重宣传健康食品和敦促儿童多运动 。
小知识
10个小变化,家庭大健康
◆尽可能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尽量避免糖类、白面粉和油炸等加工过的食品 。
◆密切观察你家人体重状况,并不时提醒要注意保持身材,并敦促参加锻炼进行减肥 。
◆家人进行锻炼时要对他们进行持续不断的表扬和鼓励 。
◆每次购物前列出购物表,只买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 。
◆在超市购物时,把目光集中在肉类、鱼类、粗粮面包、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新鲜产品的放置区域,目光尽量避免放在曲奇、饼干、果汁、糖果、汽水和苏打等食品上 。
◆把水果和蔬菜洗干净,放在冰箱的架子上,这样当孩子打开冰箱门时就可以看到 。
【25%以上肥胖儿童伴有2型糖尿病】 ◆把黄瓜、西红柿和粗粮食品放在孩子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 。
◆孩子外出活动前,让他们在家吃饱饭,这可以减少孩子们吃曲奇、饼干、糖果等加工食品的机会 。
◆把新鲜蔬菜、水果做成色拉或凉菜,如果孩子们在饭前感觉很饿,可以让他们吃一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