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轻度听力损失者6亿 什么造成失声( 二 )


听觉言语训练包括听力训练、发音训练和言语训练3个部分 。为使耳聋的孩子发准每个音 , 要分别对呼吸、舌唇运动、鼻音、声带振动、四声和拼音过程进行训练 , 最后过渡到词汇、词组和句子的训练 ,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 因此家庭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
【全球轻度听力损失者6亿 什么造成失声】专家介绍 , 家庭康复训练是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教育 , 补偿听觉和言语方面的缺陷 , 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 保护未损失的听觉 , 发展视觉、触觉、运动等功能 , 以补偿听觉不足和增进健康;并要充分利用残余听力及其他感官的代偿功能 , 形成和发展言语 ,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让孩子多听、多说、多与人交往 , 增加言语实践的机会 。
训练中 , 要大量运用实物、图片、玩具、以及生动形象的示范、手势、表情 , 帮助孩子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 。训练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安排 。此外 , 还要帮助孩子经常复习所学的内容 , 反复应用 , 避免遗忘 , 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巩固 。
聋儿的康复仅仅依靠家庭康复训练是不够的 , 今年5月 , 中国残联全国聋儿康复协调组提出的《听力语言残疾社区康复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 , 就要求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以及康复机构的各种资源 , 为聋儿康复提供帮助 。其中与教育系统的合作 , 包括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 , 从聋儿所在地域的学校或托幼机构中选拔教师 , 担任聋儿康复指导教师 , 对聋儿康复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 定期举行家长培训班 , 配合聋儿康复指导教师的工作 。
利用卫生系统资源 , 开展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也很重要 。具体内容包括从医疗卫生机构选派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医务人员担任社区康复协调员 , 负责听力语言残疾社区康复工作;开展听力语言残疾人的听力检查、助听器验配、言语矫治、康复咨询、家庭康复指导等工作;利用专题讲座、资讯发放、问卷调查、电话指导等形式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基础知识;依托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协调员的作用 , 承担社区听力语言残疾人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咨询指导等工作 。
社区康复机构也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 为社区提供康复教育咨询、组织专题讲座、举办亲子活动、开展融合教育、成立家长学校、开办家长资源中心、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 , 并建立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 , 对因非听力障碍导致的言语残疾人进行言语矫治 。
听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有利于聋儿听觉概念的建立 。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一件 , 玩具小猫一只 , 小鱼若干条 。将玩具猫放在孩子面前 , 由您在其身后发出声音 , 要求孩子按听到声音的次数 , 将小鱼放在玩具猫脚前 。听到一声放一条 , 听到两声就放两条 。换用两种以上的声音 , 如鼓声、车铃声 , 要求孩子无论听到哪种声音 , 都按听到的次数做出反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