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今世界 藏巧于拙,低调收敛,大智若愚,读点国学之书

纵观当今世界 , 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 , 人们在谋生的道路上 , 需要把握住时机 , 在与人交往中需要较高的心智 , 在老年社会来临后 , 中年人以后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 这都需要读点书 。
纵观当今世界 藏巧于拙,低调收敛,大智若愚,读点国学之书
文章图片
书海无涯 , 人到中年 , 漫无边际的读书 , 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 需要的是有目的读一些长心智的书 。
01、藏巧于拙 , 低调收敛 , 大智若愚 , 读点国学之书 。
人生的境遇 , 下者以力而取 , 中者以后图之 , 上者韬光养晦 。 相代社会竞争激烈 , 随时有被攻击的可能性 , 因此 , 需要低调收敛 , 藏巧于拙 。
这方面的书很多 , 比如《孙子兵法》、《菜根谭》、《道得经》等 。 比如《菜根谭》中说:“淡泊之士 , 必为浓艳者所疑;检殇之人 , 多为放肆者所忌 。 君子处此 , 固不少变其操履 , 亦不可露其锋芒 。 ”
《孙子兵法》也说:“宁伪作不知不为 , 不伪作假知妄为 。 静不露机 , 云雪屯也 。 ”以生书中 , 都说明一个道理 , 大智若愚 , 藏巧于拙 , 是人到中年保护自己的最高明自我保护的方法 。
可以举个《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例子:诸葛亮在刘备三请后出山 , 诸葛亮屡立奇功 , 终于实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完成了“隆中对”所定的大业 , 诸葛亮可谓风光无限 。
司马懿在诸葛亮纵横捭阖时 , 默默无闻的在曹操营中做着文官 , 但到最后 , 让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是司马懿 , 夺取曹操政权的也是司马懿 , 结束三国鼎立统一天下的也是司马懿 。
一部《三国演义》最笑到最后的是司马懿 , 这和司马懿在曹操和刘备、诸葛亮大战时 , 善于收拙 , 深藏不露 , 坐山观虎斗有很大的关系 。
纵观当今世界 藏巧于拙,低调收敛,大智若愚,读点国学之书
文章图片
02、修身、齐家、处世、自强不息 , 读点历史书 , 比如《资治通鉴》 。
毛主席曾经说过:“资治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用了十九年时间编写而成 , 时间跨度已经近1400年 。
司马光对编辑此书的目的和作用时说:“监前世之兴衰 , 考当今之得失 , 嘉善矜恶 , 取得舍非 , 足以懋稽古之盛德 , 跻无前之至治 , 俾四海群生 , 咸蒙其福 。 ”今人读《资治通鉴》不仅可以知历史 , 还是修身 , 齐家 , 做人处世的智慧宝库 。
举《资治通鉴》的名言警句的例子看:
“兼听则明 , 偏信则暗” , 多听各方面的意见 , 才能明辨是非 , 不能偏听偏信;“得财失行 , 吾所不取” , 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的事 , 我不去干;“币厚言甘 , 古人所畏也” , 送来的礼物很多 , 话又说得非常好听 , 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
“能择善者而从之 , 美自归己” , 能够选择别人的长处学习 , 这种长处就会被自己取得;“家贫思良妻 , 国乱思良相” , 家庭贫困时 , 希望能有一个能持家同感共苦的妻子 , 国家乱的时候 , 希望有能力和品德高尚的治国的好宰相 。
《资治通鉴》不仅是论述 , 它是以历史史事实的事来告诫人们的 , 比如该书收录的一个例子:东汉安帝年间 , 荆州刺史扬震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 , 边向朝廷举荐 , 朝廷接受了举荐 , 任 , 命王密为昌邑令 。
王密深深的感觉到杨震的知遇之恩 , 以及举荐的分量 , 就选择一个夜晚 , 偷偷地给杨震送上十两黄金 , 并对杨震说:“黑夜里 , 无人知晓 , 您就收下吧!”杨震拒绝并说:“天知 , 地知 , 你知 , 我知 ,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说得王密羞愧难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