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接到朋友老李的电话 为什么家长喜欢过分参与孩子的成长,这是为什么?
中午接到朋友老李的电话 , 她有些着急地说:“你一会儿有事吗?我想让你陪我去一趟姑娘的学校” 。
我问:“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也不知道 , 小敏刚才打电话 , 就是哭 。 ”
同为母亲我能理解老李心情 , 于是陪她去了一趟学校 。 结果发现 , 老师安排作为班干部的小敏去参加学校的科技大赛主持 , 而小敏觉得会影响学习 , 就非常不情不愿地接受 。
老师则说:“如果觉得不想去就直接告诉老师” 。 小敏觉得老师这样说是故意在班里同学面前给她难堪 。
文章图片
老李问我该怎么办?我与小敏分析了事情的原委后 , 告诉她:去和老师道歉 , 并告诉老师你内心的感受 。
回去的路上 , 老李说:“我挺开心的 , 感觉女儿很依赖我 , 什么事情都要跟我说 , 我们之间没有代沟” 。
“但是我看到的是另一个问题” 。
听后 , 老李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
“你已经过度参与孩子的成长 , 所以才会有什么事情孩子都会先找你” 。 我向她解释道 。
如老李这般爱孩子的父母大有人在 ,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爱 , 会不会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成孩子的阻碍?
01过多参与养出“巨婴”
作为父母 , 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 依旧给他们穿衣服、收拾书包、处理各种问题 , 除了坐在课堂上学习以外 , 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题孩子去做 。
以为自己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 , 结果过度地关爱 , 导致孩子无法独立 。 你知道这样发展的后果吗?孩子有极大的可能成长为“妈宝”、“巨婴” 。
【中午接到朋友老李的电话 为什么家长喜欢过分参与孩子的成长,这是为什么?】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越多 , 他们的能力就会越差 , 无论是生活能力 , 还是自理能力 , 甚至人际交往的各种问题 。
文章图片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懂得体谅 , 试问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替他包帮 , 他感受不到生活的一丁点不如意 , 如何换位思考 , 做到体谅父母呢?
比如 , 你在家擦地 , 孩子穿着脏鞋跑了一遍 , 你看到踩脏的地板 , 什么都没有说 , 只是又回去拖了一遍 , 这样的方式 , 孩子不仅体会不到你的辛苦 , 下一次还会继续做同样地事情 。
文章图片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如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距离孩子太近 , 过度包办代替 , 过度控制 , 就构成了对孩子自我功能的剥夺 。
没有自我的孩子 , 他们没有自己思想 , 不会管理自己的人生 , 更没有办法自己做主 。
02为什么家长喜欢过分参与?
斯坦福教授耶琳娜·奥布拉多维奇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研究 , 结果发现 , 当孩子专注于一项活动时 , 父母过多的参与 , 会破坏孩子的行为发展 。
即便如此 , 很多家长依旧会过度参与进入孩子的生活 , 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 , 过度养育造成的后果 。
很多家长过度参与、干涉孩子的人生 , 实际上可以称为过度养育 。 过度养育主要指 , 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 , 过度关注 , 过度干涉的教育 。 就像老李 , 有了孩子以后 , 辞职成为全职妈妈 , 全部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 。
所有的事情 , 都以孩子为中心 , 尽最大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成长环境 。 结果导致女儿的依赖心理那么强 , 即便已经初中二年级 , 依旧遇上一点事情就需要妈妈帮忙出面解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异性朋友 异性朋友,想要保持纯友谊,就要恪守交往的边界
- 阳台|两男子开玩笑把朋友抬起往阳台外丢,结果栏杆真断了!谁来担责?
- 相信没有人会喜欢与尖酸刻薄的人做朋友
- 离婚|“女儿,请大胆离婚!”这位爸爸的一封信刷爆朋友圈
- 儿媳|“儿媳,看你朋友圈说要发奖金了,给小姑子当嫁妆吧”“凭什么”
- 湖南|湖南两男子开玩笑把朋友抬起往阳台外丢,结果栏杆真断了……
- |男子与女朋友发生争吵,从16楼扔下洗碗机砸到5辆车
- 海南|因朋友没赶上车,海南七旬老人多次抢夺公交车方向盘,警方介入
- 最近朋友K找到我 这种别扭得相处模式,让彼此都不大舒服
- 退休|【荐读】退休后,那些远离朋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