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内心柔软细腻并且责任感较强的孩子 , 甚至会产生放弃学习 , 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的想法 。
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 , 也会阻碍一个孩子对自身发展需求的种种表达 。 承受这些压力后 , 孩子只会压抑自己想法 , 去为家庭做出自己的牺牲 。
本文图片
可以肯定的是 , 哭穷式教育是不少贫困地区家长教育孩子时的通病 。 他们总是不断向孩子灌输一种思想 , 那就是自己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诸多心血 。 反复强调孩子一定要勤俭节约 , 好好学习回馈自己 。
或许这些父母并没有恶意 , 但长时间对孩子哭穷就是在向他们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施压 , 让孩子主动放弃需要金钱培养的发展方向 。
一旦孩子接受了自己就是穷人的这个设定 , 就会放弃改变现状 。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 消费时常常束手束脚 , 也会比普通人更加敏感自卑 。 受到经济影响 , 这些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世感到自卑 , 这使他们在和外人交往时 , 总是将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上 。
本文图片
哭穷是教育就是在变相告诉孩子 , 钱就是人生的安全感 。 这会让这些孩子在使用金钱时畏手畏脚 , 不敢轻易创业 , 也不敢进行投资或冒险 。 即使孩子具有超越常人的眼界 , 也会因此错失发展良机 。
贫穷限制了这些孩子的认知和思维 。 穷人的下一代总是过着同样贫困的生活 ,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 对世界以及金钱的观念是错误扭曲的 。
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无法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广的发展机会 。
本文图片
一个个体创造价值的方式多种多样 , 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 长时间生活在贫困地区 , 穷人很难感受到世界的巨大变化 。 失去了敏锐的洞察力的他们 , 早已经被瞬息万变的世界淘汰 。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 不要再用贫困思维限制孩子的发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 早期教育现在的风越来越大 孩子上了早教班之后,家长一定要做好引导
- 我们其实一直都缺一项教育 妈妈,生命真宝贵,我想抱抱你,所以我会陪着你长大
- 现在教育内卷 小学重点是培养各种学习习惯,而不是硬塞各种知识
- 在家庭教育中 家庭教育中,定位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1步
- 同事文丽最近很生气 家长也可以采取体验式教育法,用体验代替讲道理
- 作为父母 好的家庭教育比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更重要
-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他怎样的“暗示”
- 教育家张海涛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原本清苦的小家,更加雪上加霜
- 做人实在、善良、踏实是种美德 看起来真是很讽刺的表现,与传统的教育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