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打零工的女性,和她们破碎的一生( 二 )


之所以给临时工的工价更高 , 是因为很多厂都是“按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模式 。
女工|打零工的女性,和她们破碎的一生
本文图片

对工人来说 , 进厂并没有什么长期福利|站酷海洛
先谈客户 , 和客户约好款式、数量、单价、交货期 , 然后才开始生产 。 最重要的是 , 一定要在约定好的交货期限之内 , 把货品赶出来 。
在这个模式里 , 要得到最大利润 , 就得拼命接单 。 无论什么单 , 能谈下来就接 。 哪怕明显超出自己的生产能力也没关系 。 接到了单子 , 可以雇临时工来做 , 或者外包给其他小厂小作坊 , 赚到中介利润 。
对于厂家来说 , 只养一小部分长期工 , 需要赶工才请临时工 , 节省了淡季的人力成本 。
对打零工的女工来说 , 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可以有更多闲暇 , 挣的钱不但可以养活自己 , 还往往用于支援其他家人 。
日薪女工A说 , “我每个月至少挣四千 , 除开个人开销一千多 , 剩下的钱都会寄回(老家)去给小孩花、养家 。 小孩爷爷奶奶养着 , 就只能通过视频看看他 , 每年只有过年那几天才能回去跟老人、小孩团聚......太想孩子了 , 挣得钱都寄回去给孩子 。 ”
日薪女工E 说 , “每天吃饭住宿都要花掉我一大笔钱了 , 还要(把一部分钱)寄回老家去 。 要是进厂做工 , 老板(欠薪)跑路了 , 那我就连饭都没得吃了......家里的地听说是政府征收了 , 我要是回去靠什么吃饭啊?是听说会发一笔补偿款 , 我不知道发多少 ,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 , 家里(指老家)一切都是哥哥说了算......家里的老房子都留给我哥哥了 , 我回老家也没地方住啊 。 过年过节回去住两天可以 , 要是长住的话 , 哥哥嫂子就给我撵出来了......我不是农民 , 也不是工人 , 就是在这个市场里的流浪者 。 ”
女工|打零工的女性,和她们破碎的一生
本文图片

在老家没有退路 , 在城市也同样找不到出路 , 女性不得不回到家乡|站酷海洛
老家已经没有自己的退路 。 此刻的自己学历不足 , 没法进入正规就业 , 找到体面的工作 。 而未来上升的通道 , 其实也几乎堵死了 , 因为管理层认为 , 她们早晚要回归家庭 , 不值得培训她们 , 也不值得委以重任 。
狮岭镇某皮具厂管理者说 , “女孩子终归是要回家嫁人养孩子的……(结了婚的女工)随时可能因为小孩子的什么事或者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就回去的 。 ”
确实 , 她们往往走上了这条道路 。
打工收入不足以在大城市里安家 , 大城市使用了年轻人的劳力 , 却不愿为她们提供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务 。 当孩子到了上学年龄 , 需要回到老家才有书可读 , 当家乡的老人难以生活自理 , 许多女性就不得不回到家乡 , 照顾孩子和老人 , 如果家乡有零工 , 就在家乡做点零工 。
回到老家打零工
同样在广东 , 同样做箱包和服装 , 但地点换到小镇——广东茂名H镇D厂 。
D厂也是“按订单生产”模式 , 订单来自珠三角和海外 , 接的常常是其他大厂做不完漏出来的二手单 。 利润不高 , 竞争又激烈 , 因此D厂同样采取了“有单就接 , 接了再雇临时工”的策略 , 招募了大量为了家庭而留守的妇女 , 高峰期招了300多人 。
很多留守女性本来就有在外打工的经历 , 是娴熟的劳动力 , 能很快适应外发零工生活 。
研究者在H镇访谈时发现 , 男性村民无一例外地觉得D厂这种“就近零工”很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