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县厂长春桃说 , “其他姐妹都会把孩子带到厂里来 。 我们有一个小房间给小孩子做作业和玩 , 大一些的孩子做完作业后会帮父母一起做些活 。 每年都是这样 , 因此暑假厂里会多出很多人 。 ”
本文图片
有女工会把孩子带到厂里来一起做活|吕萌/极昼
和大城市不同 , 乡镇是熟人社会 , 零工机会大多来自熟人或者亲友介绍 。 女工一旦开始做了 , 即使觉得不合适 , 有时候也碍于介绍人情面 , 不好辞工 。
如果实在做得难受 , 女工们也会想办法 。 G县的女工美玲说 , “这里都是熟人 , 大家要给面子 , 进哪个厂跟哪些人一起做 , 不只是工资的问题 , 还要看各种关系 。 我以前进的厂是老公表弟的厂子 , 他们欺侮我是一个外地人 , 我后来只好找借口 , 在深圳待了一个月 , 这样才算是辞工了 , 然后再进现在这个厂子 。 ”
总得有人照顾家庭
人的需求是刚性的 , 孩子、无法自理的老人 , 每天都需要有人照顾 。
为了满足这些刚性的需求 , 有人必须让自己的时间和劳力变得弹性 , 随叫随到 , 持续付出 。
这个人 , 往往是女性 。
在福建龙岩洪坑村 , 七位从事乡村旅游相关行业的中年女性 , 都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回到故乡 。
学历比较高的D , 放弃了在厦门的发展而回到家乡当乡村导游 , “我以前在家乡的中学当老师 , 三年之后去了厦门 。 当时有打算在那边长期生活 , 但是由于我的爱人在乡村中学 , 小孩也在家乡读书 , 父母亲比较忙 , 我爱人关系也调动不出去 , 所以就回乡了 , 回乡了我主要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 。 ”
开农家乐菜馆的C坦言 , “为了生第二个孩子才回来的 , 如果不是为了生小孩我肯定不会回到家乡 , 另外我回乡还可以照顾老大(长子) 。 ……现在也没有足够好 , 还是有一点不满意 , 但是现在没办法 , 要照顾小孩子 , 就只能这样 , 做点小吃生意 , 家庭也能照顾到 , 生意也有得做 。 ”
在安徽L市Y中 , 有些打零工的女性是专门来“陪读”的 。
随着孩子临近中考和高考 , 许多母亲感到 , 周围有一种要求她们“陪读”的无形压力 。
本文图片
临近中考或高考的大关 , 母亲就受到要求陪读的压力|郭晨/新华网
压力有时候直接来自丈夫 。
陪读4年的戴阿姨说 , “本来我和他爸都在外面上班 , 一天加起来能挣五六百块钱 ,但是因为孩子上高中了 , 他爸说你回去吧 ,看( 照顾) 孩子才是最主要的 。 ”
陈阿姨说 , “一开始我没打算自己陪读 , 高一是让孩子住在他姑姑家里……但高二上半期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到十名开外 ,他爸喊我回来陪读 ,说不能耽误孩子 ,得让孩子上个好大学 。 ”她孩子今年高三 。
周围其他人也会劝说 。
赵阿姨是自己大姐二姐劝的 , “ 你看你这个妈当的 ,孩子都和你不亲近 ,这么关键的阶段你不去陪读还想着打工 。 ”
李阿姨是自己妹妹劝的 , 她也看到了身边的陪读例子 , “我妹一直让我回来陪读 ,虽然我家买房子的债还没还完 ,但是我还是为了孩子回来了 , ……我侄子侄女都是我嫂子陪读上的大学 ,我也得向嫂子学习 ,做一个对孩子负责任的妈妈 。 ”
然而 , 陪读母亲要面临三大压力:挣钱少了;生活苦闷无聊;孩子学业成绩如果没提高 , 没法交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这2种人就算养老金再多,照样不被待见,都是自找的怨不得子女
- 世上最牢固的情感,不是“我爱您”
- 感情中最受伤的事莫过于遇人不淑 感情结束后能够反思原本是自我成长的契机
- 朱德庸曾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中箭的过程 人生因热爱而完美,也因热爱而更加充实快乐
- 美国的一项研究证实:女性每天平均要说2万个单词 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有更多说话的需求和表达欲望
- 《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句话:“人之患 喜欢纠正别人是一种修养不够、认知水平低的表现
- 有人说:有时 真正让男人忘不掉的,不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枕边人
- 相爱的两个人,彼此的缘分似乎早已经被上天安排好了
- 爱一生,念一世,记取爱的美丽,为你相思到底
- |3条高深的情感规则,悟透了你会焕然一新,想要啥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