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打零工的女性,和她们破碎的一生( 五 )


陈阿姨发现丈夫在外赌钱 , 过年时甚至有债主上门要账 , “因为他喝酒打牌我不知道和他吵了多少架 ,他就说‘谁赚钱谁花 ,你管我干什么?’”
李阿姨在过年时让丈夫修漏水的房子 , 却被丈夫一句话呛得难受 , “我又不像你是个闲人 ,外面打工那么累你不能叫我歇几天吗?”她被那句“闲人”刺伤 , 年后就找了一个给洋娃娃缝眼睛的活 , “多少能有点进项 ,自己可以买点东西 ,伸手要钱是容易 ,但是我能少要就少要 ,不然显得我多没用 。 ”
张阿姨因为丈夫瞒着她把半年工资借给朋友而大吵一架 , “他居然还说‘ 把自己挣的钱借出去怎么了’ , 我当时真的气的想和他离婚 ,我陪读是不挣钱 ,但是我是自己来享福的吗?我们都是在为孩子付出啊 ,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出去挣钱叫他回来看孩子 。 ”
“陪读”的确算不上“享福” 。 在访谈里 , 大多陪读母亲用了“坐牢”来形容自己的生活 。
女工|打零工的女性,和她们破碎的一生
本文图片

对于陪读母亲来说 , 孩子是被看守的 , 但自己也是在坐牢|CAO ZHENGPING/China Daily
孩子是被看守的 , 但看守者自己也身陷囹圄 。 她们的日程安排都要围绕着孩子的需求 , 为了不让孩子分心 , 她们也自觉减少了自己的娱乐 。
李阿姨以前在厂子里上班 , 下班和牌友打麻将 , 现在谁也不认识 , 她只好用手机看点电视剧 。
窦阿姨连电视都不看 , 她让房东把电视搬走了 , “为了孩子不受干扰静心学习 ,我不会在家里放任何让小孩分心的东西 。 ”她最大的感受是孤单 , “孩子回来还有人和你说说话 ,孩子走了就是你一个人蹲监狱的感觉 。 ”
王阿姨非常赞同“蹲监狱论” , “ 除了出去买菜或者去给孩子送饭是出去放风的时间 ,其余时间基本都关在屋子里 ,和坐牢没什么区别 。 ”
付出了这么多 , 如果孩子成绩没提高 , 她们依然觉得抬不起头 , 没有“家庭贡献”和“工作业绩” 。
赵阿姨说 , “要是没把孩子陪出个样子来 ,我感觉没个交代 ,别人还以为你躲在城里享福 ,让你家男人一个人打工受罪呢 。 ”
王阿姨跟孩子放了狠话 , “俺娘俩在这不是来玩的” , 她也暗自庆幸 , 后来孩子成绩提升了一些 , 否则 ,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我这脸搁哪放 。 ”
尊严、平等和姐妹情谊
打零工是出于无奈 , 但也是许多女性权衡再三后“最不坏”的选择 。
打零工挣的钱虽然不多 , 却给了她们不少尊严 。
孩子要抚育 , 老人要照料 , 这些属于“家庭再生产”的部分 , 往往交给了女性承担 , 男性则承担了出外打工赚取收入 。 虽然说是“家庭分工 , 不分高低” , 但实际上 , 赚钱的人总是有更多的权力和底气 。 而女性无论是做家务 , 还是耕种自己的土地 , 几乎都是无薪劳动 。 缺乏金钱收入 , 让她们的劳动变得“隐形不可见” , 让她们在经济上依赖他人 , 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 。
需要她们牺牲奉献 , 就说“家庭分工”;到了决定家庭开支时 , 就说“谁赚的钱谁花”“我挣的钱我借出去怎么了” 。
为了应对夫家“花钱太多”的指责 , 很多留守女性养成了记账的习惯 , 记下每一笔开支 , 主要是证明自己没有乱花钱 。 自己不挣钱 , 如果掌心向上管别人要钱 , 一笔笔说明“钱花在哪里” , 会有一种羞耻感 。 久而久之 , 她们习惯了尽可能减少“非必要”消费 , 只花在生存必须 , 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