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别不懂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助推” , 在行为心理学中表示只要通过一点小小的努力 , 就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 。
前提是足够了解自己 , 认识自己 , 看清方向 , 这样才能做好更优的决策 , 也能更快地成功 。
认清自己 , 才能做对的事
听过这样一句话: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 , 也让你认清自己 。
【|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别不懂】情绪沉溺 , 持续在焦虑中内耗 , 胡思乱想也找不到情绪出口 。
但这些坏情绪随时都会出现 , 你想要什么随时都能有 。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错 , 跟着感觉走才是人的正常反应 。
在由朱睿和童璐琼的合著的《决策的逻辑》中 , 指出人之所以有情绪 , 是本能的思维方式 。
人性的本能就是喜欢偷懒 , 喜欢通过一些捷径来做决策 。 比如情绪 , 内耗 , 焦虑 , 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
这样看来 , 人之所以总是陷入情绪 , 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 , 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力量 。
当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时候 , 就踏上了改变的第一步 。 同时有意识地让自己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 内观自己 。
|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别不懂
本文图片

就如同心理学上的“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一样 , 相对一个很抽象的群体和一个生动具体的个人 , 人们普遍更愿意帮助能看见的人 。
这就是可识别带来的差异 , 越细节 , 越具体的东西越能帮助人们做出快速和正确的决策 , 并令人们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
向前一小步 , 就是成功一大步
人和人之间 , 只要向前一小步 , 就能成功一大步 , 尤其是共情上 。
在《决策的逻辑》中 , 作者提到14年前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 , 给医生强调不用麻醉剂 , 那点痛自己是可以忍受的 。
但到了手术中 , 发现阵痛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的 , 于是违背了最初的意愿 , 想要用上麻醉剂 。
为什么手术前和手术中 , 同一个人的想法会有那么多差异呢?
这是因为女人没有经历过生育之疼 , 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那种疼是可以忍受的 , 于是就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
直到在向前一步的过程中 , 不仅挺过了痛苦 , 同时也纠正了自己的认知误差 。
|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别不懂
本文图片

这就能理解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 , 是不相信世界上有幸福婚姻的偏执 , 而且会固执认为自己是对的 , 别人是错的 。
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中提到的“冷热共情差距” , 简单来说一个人在热的状态下 , 是无法感知到冷的体验 , 所以就没有办法做到及时共情 。
正如一句话所说:你永远不懂我的伤悲 , 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
的确如此 , 别说让人懂我们了 , 更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懂为什么会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不懂亲密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更不懂好人为什么就没个好报?
当我们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时候 , 所担心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 , 所害怕的都会成为现实 。
因为选择太多了 , 所以才不知道该怎么选 , 这就是“认知失调” 。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同一时间内有着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想法 , 因而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
|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别不懂
本文图片

比如说既想要进步和成功 , 又想偷懒和躺平 , 既想得到他人的关心 , 又不愿意去信任别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