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家庭和环境 , 会对我们的性格、三观以及行为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 。
毕竟刚刚出生的我们对这个世界还不够了解 , 一切认知都需要建立在家长和其他亲属的教导讲解下 。 此时的我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 往往会固执地将父母的言行当成真理 。
如果我们的亲人都善良友好 , 拥有许多美好的品格 , 我们自己也会受到影响 , 渐渐朝着善良优雅的方向发展 。 但如果身边的亲人都非常自私、没有人情味 , 遇人遇事情绪起伏较大 , 这时我们就需要为自己的性格和未来感到担忧了 。
本文图片
不希望自己成为像亲人那样自私冷漠的存在 , 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下面这三件事情 。
建立自身的边界
无论是亲人还是其他亲密关系 , 在和另一个个体相处时 , 我们都应该拥有一定的边界感 , 而不是完全闯入他人的生活 。
一个人内心边界感的建立 , 主要取决于幼儿时期他和养育者之间能否成功分离和独立 。
本文图片
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 大部分人总是在痛苦的经历中领悟并成长 。 幼儿时期 , 我们和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 , 这是因为此时的我们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 同时也会对母亲拥有强烈的依赖感 。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 和母亲长时间没有边界的共生 , 这种有些异常的状态就有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际关系 。 简单来说 , 这样的人无论和谁交往 , 都会处于没有自我边界感的状态下 。
心理学家认为 ,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 就是因为我们都拥有独立的自我 。 自我代表着一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没有独立个体的人 , 随时都有可能丧失权利和尊严 。 家庭治疗大师弥怒晨提出 。
本文图片
一个健康亲密的家庭关系中 。 每个家庭客源都能够享受到足够的满足感 , 并且具备相应的独立性 。 这种边界感的建立绝不是指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远离亲人 , 或是对他们的处境漠不关心 。
而是说在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当中 , 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够做到尊重理解他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边界感 , 我们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长时间依附于他人的评价 。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 与原生家庭分离后 , 个体才能和家庭以外的人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 。 只有这样 , 一个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的自我才能够真正得到成长 , 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自由和尊严 。
本文图片
开始新的相处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自私是人类无法抛弃的劣根性 , 即便我们主动纠正自己 , 自私的想法也时常在脑海中萦绕 。
很多时候亲人也是自私的 , 他们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 但亲人并不能够被自由选择 。
我们不能像逃离其他社会成员那样 , 轻易逃离一个自私冷漠的亲人 。 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和谐处理和情人间的关系时 , 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相处模式 。 在和亲人交往的过程中 ,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立场 , 不要轻易退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内心阴暗之人都有这4大特征,碰到了,请速速远离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任何值得的事情,都是时间和精力的堆砌
- 一直喜欢美好而长久的东西 当你失恋以后,最无法释怀的是什么?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孩子比较善良 这样的孩子也是离不开父母辛苦的付出
- 心理学家|“你有这种感受我很抱歉”,心理学家:有人这么说,你就要当心了
- 人都是一样的 人在做了亏心事之后,自然就会害怕被发现
- 人都是一样的 当你背叛了感情后,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有着很多的不一样
- 心理学|心理学:这样的爱情,再坚持下去只会“消耗你”
- |彻底放弃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心理学:会出现这三种感觉
- 走过四季 人到中年,恍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就像蔚蓝的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