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
本文图片

文/匣子、江左梅娘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伟人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曾国藩:
“愚于近人 , 独服曾文正 。 ”
意思是:“我对于近代的人 , 只服一个曾国藩 。 ”
这真是极高的评价 。
读《曾国藩传》这本书时 , 我也深深地被曾国藩征服 。 他明明就是个普通的“小镇青年” , 出身平凡 , 资质平平 , 却能逆风而行 , 在波澜云谲的晚清官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 实属不易 。
他不困于自己的愚笨 , 执着地去学做圣人;他不拘泥于陌生的领域 , 勇敢地去求突破;他不怯于他人的流言 , 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 从少年到青年 , 从壮年到晚年 , 他一生都矢志不渝、孜孜以求 , 直至成功的彼岸 。
在《曾国藩传》中 , 他曾在晚年总结自己的过往:
“人到一生 , 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 。 不能着急 , 也不可懈怠 。 ”
是的 ,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管前方千难万险 , 他永远都不曾懈怠 , 永远都执着地向前 , 而在我看来 , 他的厉害 , 还在于:他的这三处愚笨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
本文图片

01.面对强者如云 , 他“笨鸟笨飞”
说起读书 , 很多人都觉得并不难 , 但是对于曾国藩来说 , 却很难 。 虽然他很努力 , 但是开局却很惨淡 。
十四岁开始的科场生涯 , 他屡考屡败 。 第6次落榜时 , 他的文章还被张贴出来作为负面典型 , 这相当于被全省示众 。 这被公示的屈辱 , 对曾国藩的刺激可想可知 。
面对这样的情况 , 很多人可能就此会一蹶不振 , 要不就陷入自我怀疑 , 彻底放弃了 。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 。
他不断复盘自己的考试历程 , 改变自己的复习计划 , 变得比之前更勤奋 , 他坚信勤能补拙 , 更坚信:笨人有笨法 。
他把历年的试卷 , 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放在一起对比 。 然后早起读 , 挑灯看 , 夙兴夜寐 , 日复一日 。
在《曾国藩传》中 , 他还说了一番笨功夫的好处 。
“第一 ,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 , 因此比别人更虚心 , 更肯付出 。 第二 , 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 , 总是失败 , 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 , 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 第三 ,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 , 不走捷径 , 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 , 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
本文图片

好一个“笨人有笨法” , 历经6次失败的曾国藩 , 终于在第7次科举考试的时候 , 如愿以偿地考中了个秀才 。 从此 , 考中举人 , 进士 , 再进入翰林院……曾国藩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 , 一路高进 , 到了京城 。
纵观他开挂的一生 , 其实并没有什么诀窍 , 不过是他这个笨人把笨法用到了极致 , 让自己的基础打得非常牢 , 所以才会在中了秀才之后 , 所向披靡 。
进京之后的曾国藩也依然没有懈怠 。 他坚持每天写日记 , 反省自己是否早起学习 , 睡前反思 , 以此来倒逼自己 , 不要停下笨笨的努力 。
他深知自己天生钝拙 , 于是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 , 做任何事情都一步一个脚印 , 死磕到底 , 从不投机取巧 , 于是乎 , 他这只“笨鸟” , 终于飞到了别人的前面 。
曾国藩|真正厉害的人,大都具备这三种愚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