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俞敏洪: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 二 )


你选择了住在上海 , 就不可能同时住在北京;你选择了创业 , 就不可能同时在其他公司打工 。
选择实际上是放弃和得到的同步进行 。 如前面所说 , 凡是纵身一跃的选择我们就要思考特别完整 。
但也不能前思后想 , 瞻前顾后 , 最后干脆就不选 , 不选择是人生最糟糕的选择 。 因为你对现状不满 , 又不选择改变 , 这才是人生最悲惨的境地 。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小男孩因为生病不能去看这个湖 , 但是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梦中的那个湖 。 其实就是对“人生往前走 , 追寻自我和生命”的启示 。
假定人生结局相同 , 你是主动地选择 , 还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当初我从北大出来就反复地问了自己:出了北大 , 放弃你的学者生涯会不会后悔?
我的回答是 , 因为这是我主动选择的 , 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后悔过 。
那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选择依据最重要的就是内心 , 你觉得你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 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 , “葛优躺”就是你想要的幸福 , 并且在从未感觉到心灵的空虚、人生的无助 , 我觉得也可以 。
但是一般来说 , 这种被动的一种选择状态不太容易带来好的结果 。
3.目标
对我来说 , 我觉得人生目标一直是拉动我前行的一种力量 。
目标可以来自于内心对某种东西强烈的渴望 , 也可以来自于外在的某种刺激或诱惑 。
如果让你去徒步20公里 , 完成以后你什么也得不到 , 或是告诉你完成之后 , 有一只烤全羊或一瓶美酒等着你 , 可能后者会促使你更愿意去行动 。 这一只烤全羊或一瓶美酒某种意义上就是目标 。
有时候目标很平淡 , 有时候目标意义非凡 。
比如 , 我在农村时候的目标就是要考上大学 , 在北大的目标就是希望留在北大当老师 , 然后是出国 , 但这个目标没有成功 。
于是 , 我就希望从北大出来 , 赚点钱自费去美国留学 。
结果新东方干得挺好 , 留学就暂时搁置了 , 未来我想更多地为农村地区和山区的孩子们、中小学生们能够多做点事情 。
人生目标它总是不断变化的 , 但它会让你采取行动 。
4.行动
人生如果没有行动的话 , 那么一切梦想都是白日梦 。
行动就像运动一样 , 刚开始你会觉得很累 , 但逐渐地参与到其中 , 慢慢获得了乐趣 。
我很喜欢滑雪 ,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零下十度左右穿上滑雪服、滑雪板、还要摔跤 , 有什么好玩?
很多人没有滑过雪 , 但是一旦滑雪以后很多人就把它叫做“白色鸦片” , 为什么?因为越滑越开心 , 参与滑雪这件事情本身让人获得愉悦 。
行动也是一样的 , 一旦行动起来 , 你就有了参与感 , 慢慢地就会发现不行动是很难受的 。
我在北大也曾懒散过 , 睡在床上 , 看看书 , 拿个饭盆到北大食堂打个饭 , 基本就这样的一种生活 。
后来我做了新东方 , 体会到了行动的快乐——因为不行动的话 , 新东方就会倒闭 。
懒惰和勤奋都是一种习惯 。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勤奋会很累 , 一个人懒惰了就不累 , 其实不是这样的 。
我们农村有一句话叫做“越睡越懒 , 越困越贪 。 ”勤奋只要不是过度地拼命 , 过度消耗自身 , 就会带来活力 。
5.进取
进取不是一次性的事情 , 是每天的事情 , 每天进步一点点 , 一生就是巨大的进步 。 我们不要希望奇迹发生 , 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 。 所有的奇迹 , 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
6.挑战
挑战就是要不怕失败 , 在失败中间寻找机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