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人 , 总会对自己无法成为的人着迷 。
生活 , 只能选择一种方式 , 扮演当下的角色 , 以迎合各种情感的需要 。
也都将接受环境的束缚 , 成为特定现实下的产物 。
但 , 一些渴望的隐藏 , 不代表消失 。 一些喜欢的克制 , 不能说明彻底地遗忘 。
不同的见闻 , 随时会激活一些情感 。 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有过的失去 , 做过的选择 , 和自身的无力 。
当一些人出现在眼前 , 我们会下意识地与之靠近 。 总觉得 , 靠近他 , 就靠近心安 , 拥抱他 , 就像拥抱曾不甘心丢失的自己 。
与其相遇 , 是我们不可违抗的使命 。
文章图片
因为 , 多数人终其一生 , 都在寻找自我的“替代品” 。
爱而不得 , 失了勇敢的人 , 会被爱憎分明 , 情感浓烈的人吸引 。 对方 , 是他们后来备受冷落的自己 。
过惯了舒适安稳的生活 , 偏安一隅的人 , 对四处漂泊流浪的人 , 总会涌出好奇与向往 。
对方 , 是他们被舒适囚禁的灵魂 , 在梦里一次次出走 , 义无反顾的模样 。
如同五音不全的舞者 , 会被路边的歌声吸引;四肢僵硬的歌者 , 会对灵动的舞步痴迷 。
不同的是 , 有些人的缺失 , 是用尽了全力 , 仍无法做到 。 有些人的镣铐 , 是自己亲手锁上 。
余生 , 会更加沉重或轻松 , 一些人渐渐身不由己 。
文章图片
每一种情感 , 都是自我的分身 。
对应角色的存在 , 本质上 , 多数人是为了满足自我的价值 。
上学时期认识一位老师 , 当时 , 许多人都深深着迷于他的儒雅 。 每次上他的课 , 大家都下意识认真 , 安静地倾听 。
仿佛那样 , 是在传达一种神圣的尊重 , 自己似乎也融入那样的气质之中 。
其实 , 那就是少年时期 , 我们渴望自己长成的模样 。 对他人的欣赏 , 嫌恶 , 计较与示好 , 恰是我们对自己发出的号召 。
对一个人的喜欢 , 不是因为那个人某方面的好 , 而单独存在 。
对一些人的追逐或向往 , 不会因为他人的追崇 , 而盲目浓烈 。
情感的背后 , 是内心对自我无法掩饰的渴求 。
文章图片
就像有的人会说 , 后来喜欢的人 , 大都是初恋的模样 。
虽没有那么严重 , 可大体上 , 是在遵循类似的规律 。 不论多么理性 , 我们 , 都在“按图索骥” 。
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后 , 他轻轻浅浅的一句话 , 始终会在脑海里清晰浮现 。 他说 ,
人这一辈子 , 都在治愈童年 。
那些在婚姻中惴惴不安 , 左顾右盼的身影 , 心里总有一个深深的创口 。
他们不是拒绝温暖 , 而是对于自己 , 能否创造足够温暖的家庭 , 比自己父母辈更好承担那份责任 , 缺乏信心 。
自身的感触在前 , 疗愈必将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 若找不到适当的“替代品” , 这道关卡便很难跨越 。
文章图片
更要明白 , 或许终其一生 , 我们都是他人的“替代品”之一 。
人生的取舍之下 , 每个人都将承受失去 , 学会告别 。
同时 , 认清自己的位置 , 随时做好被人选择 , 或作出选择的准备与底气 。
不论因何相遇 , 彼此如何知心 , 我们都只是对方某份自我的“替代品” 。 只有在自己的人生中 , 才是不可替代 , 且拥有足够的主导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家马德说:“只有平和下来 人到中年,平和是一种高级的修养,需要不断地与人性的贪婪
-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虚假安全”的心理
- 每个人都曾有过做梦的经历 一个人人格最基础的部分是本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
- 曾以为人越长大越清醒 独处,就是给人时间去解决那些生长在心中的刺
- 有的恋人共处和睦,而另一半强悍,不理智,莽撞
- 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在为成功而努力
- 01有人五十六岁 生理年龄在社会层面是一道枷锁,需要自己给自己一点动力
- |据说,男人动情后,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 很多时候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从来都不是拿起,而是放下
- 俗话说:“林子大了 一个人经常说这样的话,多半是面善心黑,不值得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