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咨询中给予支持性倾听 , 给来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倾诉环境 , 使她信任、有安全感、解除阻抗 , 这非常重要 。
02
恢复自我价值感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 , 我了解到造成她目前心理状况的原因——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打骂自己 , 不曾给予自己需要的关爱和肯定 , 好不容易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大姐大” , 在同学面前有成就感、价值感 , 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
现在却被一个男生那般侮辱 , 旁人一定都会觉得自己活该 , 看自己笑话 。 她说:“这个世界怎么这样 , 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被一个比自己强大暴力的男生这样羞辱 , 对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女孩子来说 , 不亚于一件灾难性的事件 , 其打击程度可想而知 。 而放大这种感受的是一些不良的认知:打赢才能解决问题——父母没有树立好的榜样 , 在耳濡目染中 , 孩子只学到暴力解决问题这一途径 。
根据她与朋友的交往细节 , 在共同探讨中 , 她看到了:身边的朋友之所以愿意与她交往 , 是因为她愿意为她们付出 , 关心她们 , 有一些共同的话题 , 面对分歧和矛盾时她也做了一些理解和让步 。
在人际交往中她也会使用包容的态度及和平沟通协商的方式跟同学互动 , 而不单单靠逞强、打架 。 她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个人魅力和闪光点 , 而非只有武力让他人震慑、崇拜 。
这些是她自己及她的父母都不曾关注到的 , 而通过咨询师这面镜子 , 让她更加看清认识自己 , 改变她及其父母对她的看法 , 提升她的自我认同度 , 同时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
我给她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 , 让她回去试着联系自己最好的朋友 , 看看对方是怎样的反应 。 如果对方问及自己不想回答或不知道怎么回答的事情时 , 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 可以不回复或回复“过两天再说吧” 。
经过尝试之后 , 她发现多数朋友还是很关心她的 , 希望早日见到她 , 根本没有取笑她的意图 。 她内心轻松了不少 , 对回学校也没有那么恐惧了 。
本文图片
03
化解内心积压的愤怒与无助
在汪畅的成长过程中 , 父母及周围人对她的评价:
“没有女孩样儿”、“假小子” 。
这影响了汪畅的性别自我认同 , 导致她虽知自己是个女孩子 , 但又不屑做个“女孩儿” 。 “别人怕我 , 我就不会被欺负 。 我才不要做被人欺负就哭鼻子的乖乖女 。 ”
在汪畅的感觉和记忆中不曾被父母爱与关心 , 常被打 , 越哭被打得越惨;也常常被小朋友欺负 , 觉得很无助 , 后来就反击 , 发现打赢了就不会再被欺负 , 后来就一直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
在咨询中我用“内在小孩”疗法引导汪畅去关爱她内在的小孩 , 回到当时的情境 , 引导她将当时的委屈、愤怒在咨询室里表达出来 。
同时引导她去关爱那个小女孩 , 给予她理解与呵护 。
在咨询中她哭着与内心的那个小女孩对话 , 面对那个可怜无助弱小的小女孩 , 她感到很心疼很心酸 , 现在的她特能理解小女孩那时出手打人是多么无奈多么无助也是多么恐惧 。 她不再责备小女孩以这种粗暴的方式保护自己 。
在意象中我引导她去安慰、拥抱小女孩 , 告诉小女孩“不用害怕 ,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 , 我来保护你 , 你再也不用使用拳头了 , 我有更好的方法来保护我们 。 ”她们就如何保护自己讨论了很多很多方法(有可行的也有不是那么靠谱的) , 但这种与内在对话的方式让汪畅的内心变得温暖、有力量 , 不再那么孤独、混沌、无助;思维变得开阔 , 看到了更多的解决方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引言对于孩子 父母给予孩子关怀和温暖,爱和陪伴,让孩子懂得感恩
- 男友|情感心理咨询:不想跟男友异国恋,可我的家人都在国外,怎么办?
- 01小孩子4岁以前还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男人要出面解决婆媳矛盾,懂得保护孩子
- 有一句话说得好 孩子上小学之后,婆婆在我们家一住就住了6年
- 情叔导语:感情中的甜言蜜语确实容易让女孩子迷失自己 感情中的甜言蜜语确实容易让女孩子迷失自己
- 是不是有很多女孩子纠结我喜欢的人到底喜不喜欢我呢?她到底对我是什么态度呢?对吧?如果你也...|为什么有些男生喜欢你,但是不敢看你的眼睛?
- 退休后 要尽职尽责,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忽略了孩子
- 01父母离婚了 希望,天底下父母离异后,孩子尽量少点伤害
- 婆婆|婆婆:你生个儿子我才能对你好!儿媳:孩子生了和我姓
- 婆婆|婆婆抢着做家务带孩子,还到处说我懒,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