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的瑜伽 梦瑜珈的修法( 二 )


放到梦瑜伽的修法上也是如此 。为什么说后来一些修行学者的文章或言说 , 我们也都可以看 , 都可以听 , 兼听则明么!但不要忘了只作为参考就可以 , 不要认作定论 。最后还是一定要依佛语 , 依真正的祖师语 , 那个才是真真正正的金刚语 , 是念念不离的清明 。
后来的大多修行学者 , 很容易给你抓手 , 那就成了“有法可说” , 也就成了“即为谤佛” 。然后小白们跟着学有为法 , 就又掉进坑里 。
本来《金刚经》中言:“所谓佛法者 , 即非佛法” , 但是你把抓手当做是佛法 , 以为修了个所成、所得 。
【睡觉的瑜伽 梦瑜珈的修法】这也就是后来有人甚至把所谓“梦瑜伽修法”变成了要控制梦境 , 最后要去控制中阴 , 变成这样一个关系 。
这不是头上安头 , 造作无明么?
典型的掉进了“知见立知 , 即无明本”的坑里 , 从根本上出了问题 。
也就实际上形成了卧轮禅师的那个状态 , 叫做:卧轮有伎俩 , 能断百思想 , 对境心不起 , 菩提日日长 。
所谓修行的境界好似一天天在提高 , 认为有一个所得叫“菩提” , 继而不断膨胀自我 。于是六祖大师就批评为“未明心性 , 更增系缚 。”
这都上升不到佛法的高度 , 在《道德经》和《易经》里面就已经说的很明白 , 这叫“三阳增上 , 必增三阴” 。
抓取执着是实有性 , 那叫“三阴” , 就已经堕到有边里吃苦去了 , 求出无期 。直到你苦到极致 , 再生“三阳” , 叫否极泰来 , 才肯反思自己是不是着相而求了 。
祖师明白告诉大家 , 修行人务必歇心无为 , 要能明白“不断妄想不求真 , 不住生死不涅槃 。”的实际义理 。

睡觉的瑜伽 梦瑜珈的修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盲龟遇浮木]刚有人在问人身难得的问题 , 引用了“盲龟遇浮木”的典故 。
佛经里确有这个譬喻 , 一只眼睛瞎的乌龟 , 在大海里面沉浮飘荡 。然后能够在无数次的沉浮起落中 , 偶尔的碰到了大海上飘荡的一个木块 。又刚好这木块上有一个孔 , 又刚好盲龟碰到木块的时候 , 头恰巧钻到木孔里 , 而这个木孔的大小 , 又刚好能把乌龟的头给别住 , 这样乌龟就不至于再在海中沉沦 。
这样的几个元素 , 眼盲的龟 , 大海上的小木块 , 刚好还得有合适的孔 , 还得刚好钻进去 。那这个几率实在是太低太低的 。
在相说里 , 用来比喻人身难得 , 这个是成立的 。
但不要忘了一个根本 , 佛以种种譬喻 , 种种方便 , 欲令众生离其所执 。换句话说 , 这个譬喻的根本 , 还是在于要让你离开执着 , 而不仅是珍惜人身 。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譬喻的不同层次:
第一 , 是希望你能够珍惜自己现在能思 , 能闻 , 能辨的这样一个生命体 , 去好好的修行 , 不要虚度 , 这是基本和普遍意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