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二 )


文章图片
可是 , 与故事中不同的是 , 现实中的李氏地位十分低下 , 甚至还没有进入到嫔妃之列 , 刘娥理所当然的将这个儿子收为自己的养子 。
《宋史》记载:“章献皇后(刘娥)无子 , 取为己子养之” , “初 , 仁宗在襁褓 , 章献(刘娥)以为己子 , 使杨淑妃保视之 。
而因为李氏和刘娥相比 , 地位差距悬殊 , 她根本就没有实力跟刘娥竞争皇后之位 。 所以 , 刘娥也无需像故事中那样 , 拿什么狸猫去偷换赵祯了 。
刘娥因为有了宋真宗唯一的子嗣 , 自然也为她日后成为大宋皇后铺平了道路 。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 , 在“起于寒微 , 不可母天下”的质疑声中 , 43岁的刘娥还是成为了宋真宗的皇后 。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文章图片
宋真宗如此宠幸刘娥 , 除了其外表以外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那就是刘娥性情机敏 , 通史书 , 熟知朝政 。
《宋史》记载:
“后(刘娥)性警悟 , 晓书史 , 闻朝廷事 , 能记其本末 。 真宗退朝 , 阅天下封奏 , 多至中夜 , 后皆预闻 。 宫闱事有问 , 辄引故实以对 。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 宋真宗批阅奏折时 , 常常参考刘娥的意见 。 而在宋真宗病重后 , 刘娥则更是直接干预朝政:“天禧四年 , 帝久疾居宫中 , 事多决于后 。 ”(《宋史》)
这一幕 , 不就是唐朝时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翻版么?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文章图片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 , 宋真宗病危 , 他召集所有的辅臣 , 亲自下达遗诏说:“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刘娥)处分(《续资治通鉴长编》)” 。
当时 , 宋仁宗赵祯只有11岁 , 按照宋真宗的遗诏 , 刘娥可以临朝称制、垂帘听政 。
因为此时离武则天时期相距不远 , 所以 , 她也就成为了刘娥最好的参照人物 。
而掌握朝政久了 , 刘娥也冒出了当女皇帝的想法 。
有一次 , 刘娥为了试探手下大臣的反应 , 故意问鲁宗道说:“唐武后何如主?”谁知鲁宗道毫不客气的说:“唐之罪人也 , 几危社稷 。 ”刘娥听罢 , 默然不语 。 (《宋史》)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 , 已经临朝了八年的刘娥 , 想再次试探群臣 , 于是想要让宋仁宗率领群臣为其祝寿 。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文章图片
结果 , 范仲淹站出来反对说:“奉亲于内 , 自有家人礼 , 顾与百官同列 , 南面而朝之 , 不可为后世法 。 ”(《宋史》)
范仲淹这句话的意思 , 用直白一点的话说就是:你们娘俩在家怎么祝寿都可以 , 那是你们家的事 。 但在朝堂之上 , 让皇帝率领百官向你祝寿 , 那就是开了一个坏头 。
所以 , 尽管刘娥具备武则天一样的能力 , 也拥有她那样滔天的权势 , 但生在“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北宋 , 注定了刘娥无法复制武则天的称帝故事 。
此外 , 《宋史》里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 , 后(刘娥)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 ”
刘娥知道在士大夫地位空前提高的大环境下 , 自己是不可能再当女皇帝了 , 于是便借有人进献《武后临朝图》的机会 , 向宋仁宗和群臣表态:“我绝对不会做这种对不起祖宗的事 。 ”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