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感悟:“竭尽全力”和“顺其自然”

文:闲时翻书君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 , 却很少承认 , 真正的顺其自然 , 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 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 ——瑞卡斯
人生努力的限度在什么地方 , 什么才算是竭尽所能 , 又是在什么最恰当的时机才能开始“顺其自然”?
这些问题值得一谈 。
哲理感悟:“竭尽全力”和“顺其自然”
文章图片
1
用“顺其自然”来回避人生的责任 , 就如同用“躺平”来对抗“内卷” , 是一种策略 。
拆穿人生的“谎言”带来的并非都是一个人的觉醒 , 也可能是人生的崩溃 。 每个人都会寻求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谋求一个合理的借口 , 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过自己眼中的生活 , 还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 。
当我们为在生活面前显得懦弱无能而羞愧 , 并要为此寻求一个理由的庇护时 , “顺其自然”可以被视为一个避难所 。
拆掉避难所 , 逼迫人从自我原谅中走出来 , 再用“你要先竭尽所能”去叫醒他 , 既不人道 , 也没有什么用 。
没有人能叫醒装睡的人 , 除非他自己愿意放弃某个理由 , 寻求新的契机 。
哲理感悟:“竭尽全力”和“顺其自然”
文章图片
2
这个世上的每一件事情 , 人们都喜欢在其中发现“动机” , 因为我们是深信“因果”的 , 有果必有因 。 但我们的行为却与这个认识大相径庭 , 总是想直接改变事情的结果 。
让学习差的学生加倍努力 , 而不在意他的问题是出在能力还是心理上 。 如同所有的退缩都可以披上“顺其自然”的外衣 , 所有的勉强也同样可以说是“要竭尽全力” 。
本质上来说 , 这两者都是一样的 。 我们可以自我要求要“竭尽全力” , 这是一种积极的内在驱动力 , 是一种执拗 , 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
但我们不该强求别人达到和自己一样的标准 ,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简单明了 , 却很少人能明白这个要求并不是道德的制高点 , 而是与人相处的底线思维 。 更何况 , 大部分的人把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 也强加给别人 , 要人“竭尽所能” 。
哲理感悟:“竭尽全力”和“顺其自然”
文章图片
3
我们可以这样说 ,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竭尽所能” , 竭尽到疯狂 , 到无路可退 , 却比较少有人能“顺其自然” 。 所以我们才想多一些“顺其自然”的性子 , 少一些“竭尽所能”的戾气 。
严格说起来 , 顺其自然并不是一种放弃的态度 , 顺其自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 更像是一种“人尽其才 , 物尽其用”的合适 。
勉强一个人在不合适他禀赋气质的地方工作 , 再去谈“竭尽所能” , 于是便有了“996”的工作机制 。 但对于喜欢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来说 , 时间分配从强制的制度变成了一种随心的安排 。
所以当我们说“随心所欲”时 , 也会看到有人在网吧和网络游戏面前压缩睡眠的行为 , 这是一种“随心所欲” , 但不是“顺其自然” 。
顺其自然 , 既不是放弃 , 也不是坚持;不是单纯地满足于放纵享乐;顺其自然是一种“过犹不及”的态度 , 它当然不是“竭尽全力” 。
哲理感悟:“竭尽全力”和“顺其自然”
文章图片
4
当我们听别人说:“你该先竭尽全力 , 而后再对无法改变的结果顺其自然”时 , 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机械性的思维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执行预置的程序指令的机器 , 才能完美地知道“竭尽全力”的界限在哪里 , 而也只有机器 , 才可能在极端亢奋的状态下 , 一秒归零 , 回到平静的状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