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王朔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
【白岩松|王朔评白岩松:骨子里的做作】作者丨王朔
一天早晨 , 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 , 换了几个台 , 大约是湖南卫视 , 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 , 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 。 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 , 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 , 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 , 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 , 若是小说中人物 , 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 。 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 , 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 , 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 , 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 , 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 , 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 ,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 , 业余足球健将 , 幸福的父亲 , “坐在第一排的人” , 简言之一 , 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 。 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 , 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 , 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 , 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 , 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 , 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 , 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 , 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
本文图片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 , 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 , 说白岩松“有真东西” , 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 。 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 , 这是公开的秘密 , 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 , 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 , 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 , 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 , 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 , 说不利索 , 替他着急 。 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 , 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 。 他写自己 , 个人境遇 , 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 , 遣词造句也还工整 , 一进单位 , 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 , 话就见大 , 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 。 在这儿 , 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 , 仿佛摁了切换键 , 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 , 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 , 离中枢更近 。 白岩松也未能免俗 , 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 , 什么“我第一个鼓掌” , 对不起 , 我要说这是诌媚 , 似这等宫闱秘闻 , 在你固然可喜可贺 , 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 , 就像什么 , 质量越重 , 引力越大 , 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 。 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 , 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 。 我们都进过剧场 。 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 , 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 , 听到的锣鼓更震耳 , 北京话叫“吃味儿” 。 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 , 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
本文图片
写这篇小文当中 , 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 , 采访余华 , 这是他的正科 , 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 , 于是仔细观察此人 。 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 , 以正视听 , 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 , 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 , 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 , 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们在评论美国,美国也在评论中国,“走着瞧”将在未来评论中美
- |23岁女孩4年流产13次,彻底丧失生育能力,网友的评价值得深思
- 金性勇|封面评论|杭州版《美丽心灵》刷屏,唯有潺潺的爱可消融厄运的坚冰
- |“天才儿子”刷屏,“我的父亲母亲”是厚重前传|时评
- 梅根·马克尔|王室评论员称:梅根哈里帮大忙,威廉父子影响力提升,王室变团结
- 林漪娸|林漪娸素颜演妈妈获好评,为角色牺牲保养,入TVB41年从未做主角
- 李嘉欣 李嘉欣自曝在ICU被抢救48个小时,发文报平安,评论区却翻车了
- 海南共青团海南青年官方平台2022.|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困扰?
- 杜女士和熊某可以胡说,别人不能批评?许敏线上线下承受更多
- 生活报评论员 孙晓蕾王朔曾说过:“我习惯于从逻辑上贬斥与我所奉准则不同的人 晓蕾说丨王冰冰事件:别让网络的“繁衍者”们毁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