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明朝|是“错过”还是“必然”?且看站在十字路口的明朝如何选择( 三 )
文章图片
在经历“土木之变”的军事灾难后 , 明朝通过坚决固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之后景帝也是励精图治 , 通过提拔、委任以于谦为代表的的一批官员 , 恢复朝堂议政等举措 , 使得明朝政局不仅转危为安 , 甚至开始显现出安定和活力的新气象 。
然而好景不长 , 实施了很多英明政策的景帝却在迎回英宗的事情上栽了跟斗 , 景泰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的分野开始出现 , “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之后 , 对建文帝后人颇具同情心的英宗 , 却对于这位弟弟动了杀心 , 还残忍地让一众嫔妃全部陪葬 , 只一个废后汪氏得了善终 , 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当中 , 此举已属不易 , 作者在书中也发出如此感叹:“家庭亲情没有因为政治变故而被彻底摧毁 , 这也使明中期的政治在惨厉之余 , 仍保留一片温馨 。”
明朝亡于崇祯 , 但实际上 , 使明朝陷入内外交困的边疆危机 , 自万历年间就已经产生了 , 《明史》在分析明朝灭亡时就这样写道:“明之亡 , 实亡于神宗 。”
彼时 , “党争”开始与当时日益激烈的宫廷冲突交织在一起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 这样的风气对之后几代皇帝和政局都形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在晚明党争风气的影响下 , 崇祯对文武官员都缺乏信任 , 他杀掉袁崇焕 , 逼孙传庭出关 , 却重用起初防范的宦官 。到明末时期 , 世界已经进入“十七世纪危机”爆发之时 , 内忧外患渐露端倪 , 而彼时的崇祯帝再怎么励精图治、殚精竭虑 , 也绝对难以凭一人之力救国于危难 。
文章图片
历史的两面性向来不可一概而论 , 我们很难去设想 , 如果当时的明朝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时选择了另一条路 , 历史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向呢?或许正如《十字路口的明朝》中所阐述的那样 , 历史的选择其实正是必然的结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