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妆品虚假宣传泛滥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 , 立竿见影的护肤品不再是消费主流 , 安全性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求的重点 。 尤其是随着大气质量的恶化 , 皮肤过敏者众 , 更安全的护肤品往往更受欢迎 。
基于此 , 不少商家推出可以吃的护肤品概念 , 掀起一顿热潮 , 一时间 , 食品级 , 草本等概念被争相效仿 , 但这种宣传是不是名副其实呢?
需要注意的是 , 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 , 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 , 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 。 一些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 , 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 , 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
众所周知 , 化妆品和食品的检测标准和检测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 , 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 , 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

食品|化妆品虚假宣传泛滥
文章图片
毋庸置疑的是 ,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 , 化妆品与食品分属于不同行业 。 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经口摄入 , 并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消化和吸收 , 与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 。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花里胡哨的广告语的时候需要有基本的辨别能力 。 事实上 , 除了“食品级”“纯天然” , 化妆品中典型的违法违规宣称还有“特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再生”“抗疲劳”等夸大性词语 , 以及“抗菌”“脱敏”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
【食品|化妆品虚假宣传泛滥】事实上 , 只要是通过质量检测的正规产品都是可以用的 , 区别是复制不同时用效果会有细微的差异 , 我们在选用化妆品的时候不妨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产品信息、了解化妆品知识、投诉举报 。
与此同时 , 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时 , 应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 , 并立即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 。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 , 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 就诊时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外包装 , 以便做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 , 同时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
随着微商的兴起 , 现在网络上不明所以的化妆品越来越多 , 在购买渠道上 , 应该选择正规渠道 , 可以降低风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