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一门课!幸福,并不是成功后才能拥有的东西
文章图片
提到幸福 , 我们往往把它当作一个终点 , 一个可见的目标 , 如房子、升职加薪、豪车 , 仿佛只要得到了某个渴望的东西 , 达成了愿望 , 我们就得到了幸福 。
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太多 , 有了更充足的食物、更舒适的住所、有网络 , 周末可以看电影娱乐 , 可是现代人患上忧郁症及心理疾病的案例仍在逐步增加当中 。 拥有更多 , 可能并不等于人生就越幸福 。
文章图片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做《幸福的方法》 , 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 , 他在哈佛大学开设过一门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课程 , 这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一门课 , 学生也反馈这门课让他们生活有积极的改变 。
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幸福快乐 , 并不是成功后才能拥有的东西 , 而更像是一种心理状态 , 一种感受快乐的能力 。 就像我们小时候 , 并没有太多物质 , 一个小玩具、一本漫画或者和朋友玩就会感到快乐 。 而长大后 , 我们名下的财产越来越多 , 那种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 。 长大过程中 , 我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是 , 努力工作去换取明天的幸福 , 这让我们逐渐忘记了感受当下的快乐 。
文章图片
01
关于幸福的问题只有一个
为什么追求幸福快乐 , 答案是简单而肯定的 , 幸福快乐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 。 “我是否幸福”这个问题本身暗示着一种极端的看法:我要么幸福 , 要么不幸 。 在这种理解中 , 幸福成为一个终点 , 达到了 , 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 。 而这个终点并不存在 , 对这种误解的执着只会导致不满和挫败感
文章图片
我们永远可以更幸福 , 很少人在一生所有时刻都非常满足无欲无求 , 也很少人在生命中感受不到丝毫幸福 , 所以与其问自己是否幸福 , 不如去探求一个更有益的问题“怎样可以更幸福” , 这个问题更符合幸福的实质 ,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 , 而不是一个终点 。 我们可以比昨天更幸福 , 我们也可以相信 , 明天的我、几年后的我 , 比今天更幸福 。
幸福是一座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发掘的宝藏 , “让自己更幸福”应该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 。
02
人生的四种模型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一门课!幸福,并不是成功后才能拥有的东西】1及时享乐型
只会注意眼前快乐 , 不考虑后果和未来 , 认为幸福就是逃避困难 , 把满足当下欲望视为最重要的事情 , 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解决任何真实世界的问题 , 却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痛苦 。
文章图片
2忙碌奔波型
这种生活模式下 , 人们认为幸福是一个终点 , 得到某种东西 , 人生就会得到幸福 。 可事实上 , 当我们得到一种东西 , 不久我们会想要更多 , 更好的东西 。 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欲望追求下去 , 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 , 我们也无法由此到达最终叫做“幸福”的彼岸 。 因为我们错误认为完成某种目标 , 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 包括追求幸福 。 书里举了Tim的例子 , Tim认为只要做到公司高层 , 每个月有6位数收入 , 他一定可以过得很幸福 。 而这份工作带给他非常大的压力 , 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 , 他这样说服自己:小小牺牲没有关系 , 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升职加薪 , 走向人生巅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入了心的人怎能忘的了
- 青未了|踌躇满志才是少年最美的风景
- 62岁的杨丽萍被骂: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儿女,网友们吵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