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都能拥有活在当下的勇气( 三 )


很多人都没有关注自己身体变化的习惯 , 因此不论出现何种症状 , 他们都会以逃避的方式安慰自己“这只是小毛病 , 没关系的 。 ”“这都是很多年的老毛病了 , 能有什么问题啊?”
这其实是对生病的一种恐惧表现 , 接受不了自己生病 , 所以就当作自己没有生病 , 从而巧妙地回避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
不得不说 , 这样的做法非常容易酿成大错 。 多少人把自己从来没去过医院挂在嘴边、甚至到处“炫耀” , 似乎自己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
可是这样的现状只不过是内心对于生病产生的恐惧所引导的行为所致 , 没去过医院 , 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身体从没出现过问题 , 只是他们从不真正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已 。
同时 , 坦然面对衰老和病痛 , 的确很不容易 , 但作者告诉我们这不是退化 , 而是变化 。
很多时候 , 生病会引发人们极为深刻的思考 , 通常人在健康的时候根本不会产生的那种思考 。 比如对忽视的事物重新开始关注、洞察力开始提升、开始懂得珍惜时间等等 。
存在、活着本身就是幸福
置身幸福之中 , 会使人感受不到幸福;那么一味追求幸福 , 则说明你此刻觉得自己不幸福;唯有真正意识到当下的存在 , 才能感受到幸福 。
综合上面提到的人究竟该如何看待衰老和病痛的见解 , 就可以得出活着即是幸福 。
人们总是能够因为自己的存在 , 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且能够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感的事情 。
作者认为即便人们躺在病床上、甚至丧失了意识 , 于他人而言 , 这种存在(活着)仍然是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的 。
他们会使身边的人感到心安 , 因为他们还活着;他们需要照顾 , 因此照顾他们的人会获得“贡献感” 。 他们的存在对于其他人的意义 , 是独一无二、且不可言说的 。
人们习惯于追求未来、追求梦想等等 , 但是实际上未来原本是不存在的 。 如果未来的一切都是确定的事物 , 那未来就是存在的 。
然而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 , 所以每个人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 因此作者认为“当下即幸福” 。
每个人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
对于不确定会不会发生的事情 , 人们会报以期待;然而人人都会逃不掉要面对死亡的那一刻 , 所以这是一件非常非常确定的事情 , 因此“没有必要去等待死亡” 。
这里的等待死亡 , 其实就是指浪费时间 , 没有对自己所能把握的每个当下的时间都加以利用 。
不过在这段 , 我需要添加一些我的个人思考 。
作者岸见一郎认为“阿德勒和柏拉图并不站在原因论角度进行思考” 。 但在反复阅读了阿德勒的《走出孤独》之后 , 我并不这样认为 。
很多事情只有找到原因、起始点 , 才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事实的真相 。 阿德勒在书中一直在引导我们关注原因和目的 , 也就是双向讨论 。 并且对两者的深入研究和讨论的篇幅是不相上下的 。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 , 我们读书并不是要全盘接受每位笔者的所有观点 , 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去辩证地看待作者提出的问题与其输出的观点 。
作者不主张从原因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他提到说“与好友约好见面自己却睡过头 , 慌慌张张没带手机便飞奔出门 。 这时无论在出租车上怎么愁眉不展地苦思着对方会不会生气或者担心 , 出租车也不会早到一秒 。 若是那样的话 , 倒不如思考一下如何平复对方生气的情绪 。 ”他的观点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 , 我们无法改变结果 , 因此 , 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弥补后果 。 ”
这个案例 , 首先对于睡过头这件事 ,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因为偶然才会睡过头 。 有很多人会经常错过重要的事情或约会 , 这是无法兑现承诺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 而不是偶然事件 。 因为能够慌慌张张处理问题的人 , 说明他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这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