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祖母总能三言两语说服别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 )


盛纮作为主君 , 既然已经明确说了要怎么罚人 , 肯定不能中途更改呀 , 不然他的威信何在?
想通过求情让他朝令夕改 , 肯定是不现实的 。
但事情可以通融 , 只要别人说不出什么来 , 又不拂主事人的面子就行 。
祖母想的方法 , 是请孔嬷嬷来家里教如兰和明兰规矩 , 以此当作惩罚 。 同样是惩罚 , 光跪祠堂没收获 , 学规矩还能有点收获 , 免得以后犯错给盛家丢脸 , 怎么看 , 这个替代方法都更合理 。
祖母没有偏私 , 没有让盛纮下面子 , 还一心为盛家着想 , 盛纮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 。
《知否》祖母总能三言两语说服别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文章图片
后来盛纮自己也用了这一招 。
墨兰殴打明兰 , 盛纮同样罚她跪祠堂 。 林小娘求情 , 放人肯定是不行的 , 但也不能不给林小娘面子 , 再说 , 他自己也心疼女儿呢 , 于是把惩罚改成闭门思过 , 时间延长到三个月 。
惩罚力度轻了 , 但时间延长了 , 也合情合理 , 所以就算祖母也不好说什么 。
生活里面 , 这一招也可以用 。
比如父母想送你一辆车 , 你不想要 , 那就改成其他东西 , 并说出其他东西比车更适合你的理由 。
领导罚你钱 , 你可以提议 , 能不能罚你多做一个项目 , 不要提成 , 这样还能多为公司创造收益 , 只要不违反公司制度 , 领导肯定高高兴兴地答应 。
《知否》祖母总能三言两语说服别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文章图片
3
把后果讲清楚
祖母被下毒后 , 明兰一心想杀了康姨妈 , 祖母醒来后劝明兰就此作罢 , 在明兰这个讲理的人面前 , 她的说辞又不一样了 , 真是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 。
先是说:
要她命简单 , 但日后我们和王家还要做亲家的 , 抛开这一层关系 , 不做亲家了 , 别忘了 , 王家还有一个配享太庙的父亲 , 他人虽不在了 , 但千丝万缕的关系还在 , 赶狗入穷巷 , 必遭反噬 。
昔日项羽无敌 , 韩信十面埋伏围他 , 却一定要网开一面 , 留个空子 , 不肯将局围死 , 你道是为何?是要叫败军看到生的指望 , 才不会背水一战狗急跳墙 。
这里其实在告诉明兰 , 你如果执意要杀康姨妈 , 可能事情会有反转 , 你不一定杀得了她 , 还可能被王家围攻 , 结局难料啊 。
祖母比明兰看得远 , 明兰只看到眼前 , 她确实抓住了康姨妈的把柄 , 也有实力杀人 , 但她没有看到更严重的后果 , 这个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呢?
《知否》祖母总能三言两语说服别人,到底有什么秘密
文章图片
祖母接下来给了答案:如今姑爷在外头查盐税 , 你在里面大着肚子 , 宫里太后虎视眈眈地盯着皇帝 , 皇帝全仰仗着咱们柏哥儿和你姑爷查清盐税 , 才能赢得这一局 , 如今他们公事未清 , 擅自回京 , 追究起来已经是一道罪名了 。
这里有两层意思 , 一是王家只要拿这个说事儿 , 长柏和顾廷烨都有罪 , 都要受到处罚 。
二是耽误了查盐税 , 皇帝输了这一局 , 盛家和顾家前途堪忧 , 毕竟他们都在协助皇帝查盐税了 , 想不站队都不可能 。
也就是说 , 如果明兰执意要杀康姨妈 , 轻则长柏和顾廷烨被惩罚 , 重则盛家和顾家灰飞烟灭 。
不杀康姨妈 , 则可能大家都平安无事 。
明兰心里接受不了不杀康姨妈这个现实 , 但又知道 , 必须为大局着想 , 所以她一边哭 , 一边还是决定了不杀康姨妈 。
祖母用的方法 , 就是把结果摆出来 , 让你知道继续下去有多严重 , 你接受不了后果 , 就只能接受我的建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