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走出现代人8种不良心态( 二 )


4、诚意足看穿忽悠
小品王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 , 在娱乐大众、成就了“大忽悠”的同时 , 也让“忽悠”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成为流行 。
小品中带点狡黠幽默、又不乏智慧的“忽悠” , 带给了我们欢乐 。然而 , 现实生活中 , 在利益的驱动下 , “忽悠”很快变了味 , 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欺骗手段 , 给人们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人际信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人利用特殊关系 , 传递模糊虚假信息 , 以牟取私利;有人利用他人的单纯和信任 , 信口开河、损人利己 。忽悠让整个社会陷入虚伪迷惘的气氛中 , 丧失对错是非的基本判断 。
面对到处存在的忽悠迷雾和陷阱 , 真诚应该是最好的消毒剂 。对自己真诚 , 就能深入地了解自己 , 坦诚地接纳自己 , 做到不掩饰、不跟风 , 不容易“被忽悠”;对别人真诚 , 就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不必要的误解 , 坦诚相对、达成共识 , 胸怀坦坦荡荡 , 没必要“忽悠”别人 。
5、多积累不靠炒作
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示自己、推介产品 , 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甚至颇具创意的事情 , 然而 , 很多人却剑走偏锋、过度炒作 , 结果不仅倒了大家的胃口 , 自己也迷失方向 。
远到芙蓉姐姐、凤姐的怪异造型 , 近到“座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言论、孙悟空的“故里之争” , 无不是在突破社会行为、伦理甚至个人隐私的底线 , 利用大众好奇窥视的心理 , 吸引大家的眼球 。
在这样热闹炒作的社会环境中 , 坚守一份内心的宁静和目标显得那么宝贵 。不妨像孔子那样 , “吾十五而志于学” , 试着甘于寂寞 , 不为外界的浮华所动;学会积累 , 争取厚积薄发;同时 , 相信自己的信念和选择 , “仰不愧于天 , 俯不怍于人” 。
6、有善心无需炫富
社会的变革 , 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于是 , 炫富和张扬成了一些富人 , 特别是富二代标识个人价值和身份的行为 。他们炫名车豪宅、疯狂买名牌 , 甚至讽刺普通人 , “你们一辈子见不着的东西 , 我买了几天就不喜欢了” 。
炫富 , 在某种程度上 , 是一种心理不成熟、不安全的表现 。财富来的过分容易、甚至不正当 , 容易让人产生不安 , 只能借助虚张声势填补内心空虚 。因此 , 在对待财富上 , 不妨学习“股神”巴菲特 , 别把金钱死死攥在自己手里 , 把财富用于帮助他人;此外 , 对子女 , 不要让他们享受现成的财富 , 而是培养创业和奋斗精神 , 用家长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胸怀慈善之心 , 尽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
7、经常帮人别老装穷
贫富差距扩大 , 不法投机等现象的存在 , 使国人产生了强烈的仇富心理 。不断发生的李刚、药家鑫等事件 , 加剧了贫富的对立 , 使人心沸腾 。与炫富相反 , 一些人选择了装穷 , 他们不一定真穷 , 但害怕别人影响自己的丁点利益 , 喜欢哭穷 , 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