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肖 | 作者朴素的树、青橙 | 编辑《90婚介所》| 图源老年人相亲|老年人相亲到底有多野?年轻人在交易资源,老年人才相信爱情
阿肖|作者
朴素的树、青橙|编辑
《90婚介所》|图源
文章图片
老年人相亲 , 到底能有多野?
每周二和周六 , 北京菖蒲河公园都聚集着一群到处散发着荷尔蒙的老年人 。
单刀直入 , 毫不腼腆 。
55岁的李明(化名)用土味情话搭讪:“你的漂亮是你的错 , 可这真不赖我 。 ”
64岁的胡天(化名)谈起恋爱来 , 一见面先狂吻 , “爱得发疯了 。 ”
岁月 , 从未磨平老年人那颗滚烫炽烈的真心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 是忙着明码标价相亲的年轻人 。
年龄、户口、学历、收入、资产 , 构成了见面的“基准线” 。
然后 , 把相亲对象拆解成各项指标 , 从身材、学历 , 到家庭、人品 , 一一打分 , 对比筛选 。
爱情 , 被演绎成了“做题模式” , 不断刷题 , 只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 。
就像一位985相亲群的网友所说:
“我不仅想要小孩 , 我还希望我的孩子很优秀 , 我的妻子也要很优秀 。 十年后同学聚会 , 这个家庭会让人觉得是幸福的 。 ”
文章图片
这还只是初选 , 接下来的沟通 , 就更严苛了 。
B站9.1分恋综《90婚介所》中 , 男嘉宾刘梦竹始终关注着女嘉宾左冉冉 , 发现二人的爱好、兴趣、三观都十分契合 。
可配对成功后 , 刘梦竹却只执着于一个问题:
“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 , 是否会对性格造成影响?会不会没那么相信婚姻?”
尽管左冉冉的父亲是在她大学时去世的 , 她根本算不上成长于单亲家庭 。
这届年轻人太小心了 , 从物质到精神 , 生怕踏错一步 。
战战兢兢地 , 试图在无数指标中找到唯一的答案 , 在茫茫人海中筛选出那个“唯一”正确的人 。
婚姻 , 越来越像是两个合伙人的资源互换 。
“谈情说爱” , 反倒演变成了一种冒犯 。
今天 , 壹心理就跟大家谈谈:两代人的婚恋观 。
年轻人 , 不敢去爱
到底是什么让年轻人宁可相信那些所谓的“指标” , 也不再相信活生生的爱情?
原因可能有3个 。
首当其冲的 , 就是“情感瘫痪” 。
《90婚介所》中 , 韩笑找男朋友的标准就是:
“不要过于打扰我原本的生活” 。
她解释到 , 工作已经占了自己很多时间 , 连兴趣爱好都顾不上了 , 哪有精力谈恋爱 , 结婚 , 甚至是生孩子 。
一项研究表明:在身体和心理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下 , 人们很容易陷入“情感瘫痪” 。
简言之 , 就是一个人解读情绪的能力骤降 , 无法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需求 。
996、007 , 正不断挤压着人们的情感需要 。
深夜下班后 , 你不会再想手机震动 , 提示有消息;
工作一周后 , 你只想窝在床上 , 睡个昏天黑地 。
生活本就够累了 , 哪有心神“耗在”谈恋爱上?
更别提偶尔还会吵架了 。
至于理解、安抚或者深入沟通 , 更是太奢侈了 。
第二点 , 是“选择悖论” 。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研究发现:拥有大量的选择 , 会导致人们对最终做出的选择总是不太满意 。
不可否认 , 互联网让人们寻找另一半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
但同时 , 也伴随着更严苛的标准 , 更高的期待 , 和更多的幻想 。
比如韩笑的理想型 , 就是《恋与制作人》中的李泽言 , “永远像星光一样为女主引路” 。
在过去 , 确定关系前她可能会问自己:“我们合适吗?”
而现在 , 变成了“我会不会错过更好的?”“万一下一个就是属于我的‘李泽言’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这是一个落叶萧萧的季节。|不要辜负了落叶
- 作者:黎荔本来 一去江湖远,但求归心宁
- 高圆圆 高圆圆真太沉得住气了!
- 作者:黎荔国庆长假返乡 回到故乡,我放慢了节奏
- 本文转自:上海长宁“夜以继日”“白加黑”“连轴转”“不眠不休”……自上海本轮疫情开始后这...|这些天,长宁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刷爆了……
- 作者:黎荔近些日子 雨中盛开的花
- 作者:黎荔记得两年半前的清明节 向着旋涡的核心处
- 作者:黎荔“千里莺啼绿映红 捕捉风的形状
- 本文转自:686新闻工厂作者| 乔陌朗读| 海墨本期编排|谢耀鑫监制| 王坚你有没有一个...|夜读 | 朋友圈的访客记录,我不敢看
- 本文转自:中国网作者:王蒙主播:强音编辑:曹宵潇(实习)本文系转载 夜读 | 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