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夕亭|婆婆乞求媳妇复婚,却被怒怼:“我不是摇钱树,不想济贫”( 二 )


年轻人涉世未深 , 知之甚少 , 没接触过或不明白这些道理 , 有情可原;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之后 , 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前面那些道理 , 如果明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不去践行 , 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 就是心里憋着坏 , 到头来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
比如前面那个女人的婆婆 , 她已经做了婆婆了 , 年纪也不小了 ,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 不可能不知道贫该如何 , 富该如何 , 做人应该如何 。 她知道却不去做 , 只是自私、自以为是 , 最后活得不好就是自找的 , 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智者 。
03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有句话说:“人哪有好的 , 只是坏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 ”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可以 , 人哪有坏的 , 只是好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
这很好理解 , 没有绝对的好人 , 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 每个人都同时兼具善恶两面 , 同时兼具阳光和阴暗两面 , 好与坏的程度 , 指的是一个人的选择 。
选择放大自己的好、善、阳光 , 摒弃自己不好的一面 , 就是现实世界中所谓的好人;反之 , 选择放大自己的坏、恶、阴暗 , 摒弃自己好的一面 , 则是现实世界中所谓的坏人 。 这两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 关键在于事在人为 , 在于个体是否有转换的意愿 , 是否愿意一心向善 。
比如《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荒野女巫 , 因为和恶魔做交易而误入歧途 , 还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 , 这就是选择放大了自己恶的一面 。 但之后却在苏菲的照料下迷途知返了 , 这就是善与恶之间的转换 。
前面那个女人的婆婆其实也有机会转换做人的态度 , 转变自己的认知和观念 , 关键看她自己是否愿意 , 如果她不愿意 , 谁也没办法 , 她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 。
这种事当然越早做越好 , 只有我们做出改变的时候还年轻 , 我们才可以说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重新开始;但如果已经土埋半截了 , 虽然也能改变 , 但是没有时间去践行 , 会留下很多遗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