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娅|书单|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把爱你的人,遗忘在孤单的路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曲鹏
今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 恰逢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照护认知和记忆日渐退化的父母 , 是每个子女的本分 , 然而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面对艰难的长期照护问题 , 如何静心处理 , 让彼此身心和喜自在 , 读读这几本书 , 或许能找到一线光 。
陆晓娅|书单|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把爱你的人,遗忘在孤单的路上
本文图片
《给妈妈当妈妈》
陆晓娅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为母亲患上“认知症” , 独自生活能力严重下降 。 为了给母亲更好的陪伴和照顾 , 陆晓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甚至变成她的“妈妈” , 高质量陪伴了母亲生命的最后12年 。 同时 , 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 陆晓娅没有把照顾母亲看成一场悲情的漫长告别 ,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 , 与母亲重建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和母女关系 。 从陪伴母亲的过程中 , 陆晓娅获得了大量的生命感悟 , 写出了高质量的陪护手记 , 带给读者很多启发和思考 。
陆晓娅|书单|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把爱你的人,遗忘在孤单的路上
本文图片
《我还记得》
亦邻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亦邻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以前“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变成了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和正常认知能力的懵懂老人 。 作为一名插画师 , 亦邻试图用绘画帮妈妈抵御遗忘、留存记忆 。 妈妈被画里以前的场景唤起回忆 , 开口说出“我还记得” 。 妈妈的健康状况毫无悬念地一路下滑 , 如坠深渊般的精神折磨 , 一度令亦邻三姐妹心力交瘁 , 情绪崩溃 。 一天姐姐难过地对亦邻说 :“我怎么觉得越来越不爱妈妈了?” 亦邻知道 , 姐姐不是不爱 , 而是爱在这无尽的循环中消耗殆尽 , 被层出不穷的各种状况磨损掉了…… 直面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家庭照护困境和病人家属的心理压力问题 , 亦邻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
陆晓娅|书单|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把爱你的人,遗忘在孤单的路上
本文图片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龙应台 著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龙应台的母亲应美君出生在战乱年代 , 小小年纪便离开故乡漂泊到台湾 , 含辛茹苦将几个孩子带大 。 老年的美君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 , 已认不得人 , 龙应台就此决定放下一切 , 回乡陪伴母亲 。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 , 龙应台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生死的意味以及与母亲迟来的亲情 , 怀着各种复杂的情感 , 龙应台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 。 书中收录的19封家信文笔优美隽永 , 描写细腻深刻 , 融入龙应台对母亲愧疚的爱以及作为女儿、作为家长对亲子关系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我们又如何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茫的下一代?在时光的漂洗中 , 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
陆晓娅|书单|今天是阿尔茨海默病日:不要把爱你的人,遗忘在孤单的路上
本文图片
《忘了我是谁》
蔡怡 著
华景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蔡怡用五年半的时间陪伴在失智的父亲身边 , 感受父亲一步步走向遗忘的深渊:他忘了母亲已经离开 , 忘记了家的地址 , 忘记了女儿是谁 , 这一系列的忘记下又偶然记起要回大陆的老家 , 作为家里的独子要守护祖家……晨昏相对 , 身份转换 , 她成为父亲眼里最亲近的陌生人 , 陪他走完生命里最无助孤单的时刻 。 在照顾父亲的岁月里 , 蔡怡领悟到“孝顺”二字贵在“顺”字 , 不说理、不纠偏 , 更不要意图找回原来的父亲 , 大家糊涂过日子 , 是最明智、舒适的方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