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由来是什么?扫墓需要注意什么?

  清明的含义   关于清明 ,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 故谓之清明 。”这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 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或6日 。传统的清明节的起源 , 大约始于周代 ,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 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 , 到了唐朝 ,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 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历史悠久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 节日习俗的形成与此时的节气特点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清明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间约在每年的冬至后第108天 , 也就是阳历4月5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期古人依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 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 , 对人们依时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清明节后气温变暖 , 雨水增多 , 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 , 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 , 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 , 迎来春天的气息 , 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事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清明作为节日 , 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 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
  清明节扫墓祭祖礼俗的源流与信仰、祭祀、历法以及划分出的节气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 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时节 , 大地呈春 , 阴阳转化 , 吐故纳新 , 生气始盛 , 万物皆洁齐 , 正是春祭好时段 。同时郊外踏青也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 。古时代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 , 为了农事的丰收 , 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 , 还得请祖先保佑 , 并且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 。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经历史发展演变 , 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 , 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
  清明节扫墓注意事项
  1、如果不能在亲人灵位或者坟墓处焚化之前 , 在外地或者在纸钱包上写上亡者籍贯、姓名等;或者在焚化时心有所念 , 不断重复亲人姓名;或者用画一个圈 , 写上亲人姓名 , 在圈内焚化纸钱 。无论何种方式 , 必须心有诚念 。
  2、外出踏青 , 切记不要踩踏坟头、不要在陵园、公墓嬉戏打闹 , 尊重是相互的 , 尊重他人的先祖亦是为自己积累阴德、培养善根 。
  3、由于祭祀先祖的日子 , 有些人香火断绝 , 成为孤魂野鬼 , 所以可以在给亲人焚化后 , 再专门拿出来一部分另外焚化给孤魂野鬼 , 冥冥中自然得到神鬼庇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