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盼儿子到怕儿子:只生一个女儿为何盛行东北农村?

每一个孩子都是降落在人间的天使 , 他们纯洁无暇;每一个生命都是降落在地球的星星 , 他们的出现点亮每一个家庭;每一声婴儿的啼哭是悦耳的奏乐 , 在人们耳边千回百转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 , 在许多传统思想中 , 人们更想要生下儿子而非女儿 ,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千百年之久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人们对于性别的看法已经变得宽容起来 , 在男女平等的如今 , 有一部分人不可避免地依然怀有更喜欢男孩地心理 , 但多数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只想要男孩 。
不仅如此 , 人们甚至有了更想要女儿的倾向 。 在东北的农村 , 过去人们都是盼着生儿子 , 但如今竟是已经变成了怕生儿子 , 多数人家都只生一个女儿 。 从“盼儿子”到“怕儿子” , 东北农村发生了什么?只生一个女儿又是为何盛行于东北农村?
从盼儿子到怕儿子:只生一个女儿为何盛行东北农村?
文章图片
盼儿子
中国人偏好生孩子的历史要追溯到千百年前了 。 在过去 , 女子遵从三从四德 , 在家相夫教子是女子的职责 , 那时的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父系社会 。
社会对女子的苛刻覆盖了极大的范围 , 女子出嫁从夫未嫁从父是传统 , 更是不能随意出门抛头露面 , 科举、官场之上也不能有女子 。 即使到了唐朝民风开放 , 对女子的束缚也只是减少了一些 。 武则天即位 , 女子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 也是自那时起 , 才有女子官员被任用 。
从盼儿子到怕儿子:只生一个女儿为何盛行东北农村?
文章图片
历史的书页一页一页翻过 , 到了中国有封建社会蜕变的时代 。 彼时的中国前有各国狼子野心、虎视眈眈 , 后有封建与民主之争 , 不可谓不乱 。 中国被全世界虎视眈眈 , 要想让中国摆脱外患 , 兵力便需要提升 。 可女子大多柔弱 , 男子上阵杀敌更占有优势 。
除此之外 , 人们的传统思想中总认为“养儿才能防老” 。 鲜少有人不惧怕死亡 , 不害怕老去 , 可人生老病死是无法避免的事 , 人们总认为女儿成年之后便要出嫁 , 成为别人家的人 , 为别人的父母养老送终 , 只有儿子才是老去之后的保障 。
所幸过去中国在生育方面并不会有所限制 , 人们纵然不喜女儿却也只是不喜 , 还是要将女儿抚养长大 。 但这世上多得是贫苦人家 , 尤其是在过去 , 物资原本就极其缺乏 , 许多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 为了减轻生活负担 , 许多贫苦人家不得不将女儿抛弃 , 只为养大儿子 。
从盼儿子到怕儿子:只生一个女儿为何盛行东北农村?
文章图片
只生一个女儿
每一只蝴蝶在正式蜕变以前 , 都是毫不起眼的毛毛虫 , 它们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 , 最终拥有美丽的翅膀 , 拥有精彩的人生 。
新中国成立之后 , 中国也开始了蜕变之路 , 正在伺机放出最美的光环 。 党意识到 , 中国的物资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的人口数量 , 于是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
20世纪70年代 , 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 , 有意识地控制人口数量 , 1980年更是实行了一家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 在这种情况下 , 很多只生了一个女儿的农村家庭便冒着被罚的风险超生 。
从盼儿子到怕儿子:只生一个女儿为何盛行东北农村?
文章图片
到了80年代中期 , 计划生育开始进行了调整 , 许多省份开始允许农村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生二胎 。 然而 , 此时却出现了人们不愿意生二胎 , 只生一个女儿的现象 ,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变化从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 , 人口学家通过调查 , 发现这种情况在江苏、湖北以及东北地区等别的的省市相继出现 。 90年代以后 , 这种情况更是越发多了起来 。 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