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弭|不再是“太年轻太安静的亚裔女生”,吴弭荡涤常规|独家专访( 四 )


就这么简单 。 在法学院的第三年 , 她在沃伦的参议院竞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 。 毕业后 , 她全职加入了竞选活动 。 她看到了政治有多么重要 。 "你可以有宏伟的理念 , 你可以有所有正确的政策目标 。 但是 , 除非你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政治程序 , 否则你不会把这两者联接起来 。 "
侪身政坛:影响力与责任
尽管波士顿的中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 但多年来只有一位亚裔进入过市议会 。 吴弭深知作为华裔女性竞选市长要面对多大的挑战 。 她会一直被视为所有亚裔的代言人 , 而马蒂·沃尔什这样的政客却不必为所有白人代言 。 这本不是她应该承担的 , 但却让她有机会把社区带到桌面上 。
用她的话说:“知道我要代表亚太裔社区的多元化 , 当人们看到我在这个职位上时 , 我不仅要把我的社区带到桌面上 , 还必须让人知道我们群体并不是单一的 , 而是一个多光谱有多重观点的社区 。 这个份量可不轻 。 ”
2013年农历新年期间 , 她在波士顿唐人街 , 那是她第一次竞选 , 她意识到她的参选并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情 。 在一个家族组织的聚餐会上(家族组织由早期移民潮中同姓氏家庭组成) 。 一位社区领袖把她拉到一边 , 称赞她说“我们对你参加市议会竞选感到非常兴奋 。 你会赢的 。 "
当她表达感谢时 , 这位社区人士严肃起来 , 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 。 他说:“你必须赢 , 我们需要你为我们带来荣誉 。 ” 要知道 , 当时屋子里坐着几百人 , 都跟她一个姓氏 , 都在看着她 。 在那一刻 , 她感到了压力和重量 。
吴弭|不再是“太年轻太安静的亚裔女生”,吴弭荡涤常规|独家专访
本文图片
波士顿华人在中国城提前投票点为吴弭助选 。 (新英格兰华人联盟提供)
进入角色
鲜有亚裔能入选政府职位 , 所以很多人不考虑从政 。 吴弭认为 , "很自然地认为你不会被纳入决策层 , 更不会成为决策者 , " 对她来说确实是这样 , 很难突破 。 但是的确有一个具体原因使得她从没想过要当民选官员 , 因为她父母真的是有意要让孩子远离政治 。
吴弭是这样看的:亚裔家谱上经常有政治的烙印 , 无论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战争、饥荒、腐败、种族灭绝、流离失所 , 还是其他什么 。 她从小就认为 , 政治就是做交易 , 是一些阴暗或近似欺骗性的东西 , "吴解释说 。
我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 我们为相同的经历会心一笑 。 我们的父母没错 , 政治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 "阴暗的" 。 然而 , 如果我们的父母是为了民主和更好的机会而移民到美国 ,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去纠正这个体制的偏差 , 确保美国坚守她的承诺?吴弭说 , 这就是她要做的 。
吴弭|不再是“太年轻太安静的亚裔女生”,吴弭荡涤常规|独家专访
本文图片
吴弭|不再是“太年轻太安静的亚裔女生”,吴弭荡涤常规|独家专访
本文图片
当然 , 吴弭是亚裔女性 , 传统上领导层少见的形象 , 何况亚裔女生还被定型为安静、顺从、温顺 。 而她也是市议会最年轻议员中的一个 , 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 , 社会对这个角色的期望是性别化的 。 而政治人物的形象和行为有固定的模式:"声音大脾气大、高个子男人 , 性格外向" 。 吴弭很清楚自己永远无法适应这个模式 。 她认为自己不需要迎合 。
她表明:"我现在已经在体制内 , 在为改变这个体制而抗争 , 我理解的政治就是公共服务 , " 是鉴别、倾听 , 并与社区一起制定远景规划 , 然后找到办法 , 把资源用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 而我成长的文化背景——尊重你的前辈 , 并优先考虑大范围社区的需求——这些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所需 , 更是有行动力的公务员的必备品质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