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如何让学习回归内动力?——所有的改革都应站在激发学生,激活教师的立足点上( 二 )
郭华:为什么说项目学习在现代学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化学习的教育学意义
文章图片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认为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不够 , 于是两位作家发生“论战” , 纷纷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文章 。 你作为杂志主编 , 需要为这个“论战”栏目写一个编者按 。
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 , 确实勃朗特当初挑战过奥斯汀 。 但作为主编的你 , 不是要去批判哪一个作家 , 而是要赢得所有的作家 , 同时你要有你自己的观点 。 这就是一个高挑战的问题 。
学校的戏剧老师本学期将排演话剧《傲慢与偏见》 , 请你与小组成员一起 , 共同为戏剧老师提供一个《傲慢与偏见》5女2男的选角指南 。
这是一个真实的任务 , 我们学校的确有《傲慢与偏见》的音乐剧和话剧 , 所以戏剧老师确实需要同学们给他们提供真正的指南 。 老师到教室发布需求 , 学生完成后 , 由老师来评判是否合格 。 这就是有价值 , 即做出来的东西是有用处的 , 这时学生的内动力就生长起来了 。
在第三个“基于最近发展区来发现自我潜能”板块中 , 我们在跟学生设计任务的时候 , 无法令所有的任务都是真实的 , 但我们可以靠近学生的心理体验、成长环境 , 设计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可能发生、遇到的任务 。
比如我们有人文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 , 在个体、群体、社会这些学习模块里面给学生提供了两部书 , 一部是《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 代表1990年代;一部是《十七岁不哭》 , 代表2000年代 , 让学生进入这两个时代 , 了解当时的社会 , 了解当时同龄人的心态和他们的社会交往状况 。
戏剧课程对孩子的意义——让孩子用整个身心来学习 , 让儿童在戏剧中学习和成长
文章图片
我们给了学生一个任务:自己选择成为《十七岁不哭》中的某一个角色 , 以你认为合适的方式 , 给正在遭遇某一次挫折的贾里或贾梅一个安慰 。
这些孩子都是初中学生 , 而这两部小说也都是描述初中学生的 , 所以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与此同时 , 我们给学生可以选择的任务 , 你选择哪一个角色?你以什么方式安慰?你选哪一次挫折?之所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 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这个过程里找到自己 , 找到自己适合的 , 找到自己能够的 , 找到自己可能的 。 慢慢这样的作业多了 , 他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 。
最后 , 我想用“教育的未来”一句话结尾:“假如学校不曾存在 , 我们也需要把它发明出来 。 ”但是我们今天发明的学校 , 必须使我们培养的孩子懂得合作和团结 , 以应对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
文章来源|校长高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文版发布暨高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 守望新教育 。
卓越课程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我就是课程
李希贵:重新定义教师的劳动性质——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所有的改革都应站在激发学生 , 激活教师的立足点上作者|李希贵
老师产生职业倦怠
并不是简单的工资问题
如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 破解教师职业倦怠这个难题 , 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呢?面对这个问题 , 我有三方面的感受 。
感受之一: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是难题 , 原因是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 , 试问 , 哪一个人、哪一个行业不倦怠呢?正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教育到底为什么 , 没有激活内在活力 , 没有因此而产生更高、更远的追求 , 盲目地认为今年和去年一样 , 明年和今年一样 , 那必然会产生倦怠 。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 , 让老师们体验到教育的美好 , 他们的职业倦怠就会大大减少 。 其实 , 这种倦怠 , 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身上也存在 , 只不过 , 因为他们的品格、境界 , 使得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 , 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会有恐慌、彷徨 , 有时会毫无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如何擦掉办公桌上的污垢
- 微信约炮如何起名字
- 找组词 找如何组词
- 开始用英语怎么说 开始用英语如何说
- 怎样延长插花保鲜时间 如何延长插花保鲜时间
- DNS错误怎么办?如何正确的设置DNS 设置DNS的步骤
- 惊 姓名这种笔划的人命中有贵人
- 这个生肖的人35岁要发一笔横财不富贵都难
- 2020年出生于农历四月十三日的人是金牛座吗?命运如何?
- 微信名字大全男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