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电影《小丑》中,本就患有精神疾病的亚瑟,终于在一系列的外部刺激下走向癫狂,从一位哥谭市底层受害者蜕变为城市的敌人小丑 。
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文章图片
艺术会美化疾病与痛苦,将这些包装成一个人堕落过程的药引和导火索,小丑的经历,让他有了一个看似“正当”且“合理”的堕落理由 。
这看似是从艺术的角度对于精神疾病的美化与展示,实则是在加深世人对精神疾病的误解 。将精神疾病与危险挂钩、与外界刺激等因素挂钩,恰恰正是每个精神病人都不愿意面对的 。
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文章图片
实际上极为少见的精神疾病
影片中,小丑可能同时患有精神分裂、人格分裂、抽动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一系列精神疾病,这些疾病要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概率是非常低的,堪比中彩票 。
电影出于塑造人物的需要,追求戏剧张力,也就是“好看”,往往会将人物性格与行为设计得相较于普通人来说更为充满矛盾与挣扎 。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当事人无比痛苦、部分甚至伴有幻想与无法自控的行为的疾病,就非常符合这个塑造人物的需求:让人物痛苦、挣扎、无法自拔 。
最初时,亚瑟只是哥谭市里一位再普遍不过的底层小人物,扮做小丑勉强维持生计,因为患有精神疾病在不间断地吃着药,又因为总是被欺负,甚至被人按在地上打,生活十分艰难且压抑,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仍然是相信生活会有希望的 。
亚瑟会在面对他人时不自主地发出怪笑,这既可能是抽动障碍也可能是人格分裂,也可能兼而有之 。在面对车上的小孩时,他本想展现温和、光明、积极的一面,奈何疾病发作,他发出不由自主的怪笑声,这导致了他人的躲避与排斥 。
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文章图片
而后是一系列负面事件,直到一次他又在车上碰到了嘲笑他的人,三个自诩为“精英”的人,对弱者却毫不留情地嘲讽,亚瑟忍无可忍,拔枪杀了三人,而后翩翩起舞,并有标志性的怪笑 。黑暗面的觉醒,也可能是人格分裂的结果 。
此后亚瑟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之间切换,直至各种外界刺激因素堆叠到极致、韦恩不承认他是自己的私生子,终于打破了小丑心里那个越来越脆弱的平衡,彻底沦为反派 。
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文章图片
外界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小丑从一个善良的正常人一步步沦为恶人的过程中,来自外部哥谭市的负面事件刺激是导火索,反复刺激他心理的善良与恶的天平,最终倾向了恶的那边 。
电影立意本是要展现哥谭市上层资本家与底层人民之间的矛盾,却过于描摹小丑个人的黑化历程,资本家反而成了故事的背景板,这既没有深刻挖掘哥谭市如此混乱的真实原因,更将黑化与他个人之间的连接强化了 。
一个人因为外界环境太过恶劣导致内心逐渐扭曲变化为恶人,是存在的,但最终是否选择成为恶人还是坚守良善,最终决定权仍然在自己 。
电影 别把电影当真实:身患精神疾病,仍可拥抱天堂
文章图片
我们都会遇到困境,经历人生低谷,当然我们一般人的遭遇是无法与电影里小丑的遭遇相比的,但是请想一想,你周围有没有那种人生非常苦了、但仍然十分快乐的人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