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症康复者3年后的来信:我如何在一个月内从混沌走向光明?( 四 )


这让我想起我们接诊的另一位患者小桃 。 小桃从高中开始出现精神心理症状 , 考上大学后 , 病情加重 , 曾被诊断重度抑郁症和中度强迫症 , 服药后效果不理想 , 严重影响到学习状态 。
她的父母看到女儿深受折磨 , 非常痛心 , 一度建议女儿休学养病 , 甚至想过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 , 带着女儿去城郊买个房子 , 避开喧嚣 , 就这样过一辈子 。
但小桃并不愿意 。 她对自己的未来仍有憧憬 , 不愿意放弃学业 , 咬着牙读完了本科学业 。 后来小桃接受了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后 , 又决定备研 , 今年考研成功 。
所以 , 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 , 究竟该坚持上学、考试;还是休学调整?这个问题并非一概而论 , 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
如果孩子未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 , 学习成绩尚可 , 知识结构基础扎实 , 而且内心对自己仍有期待和希望时 , 父母可以顺应孩子的内心的选择 , 鼓励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坚持学习 , 但此时不宜设立目标 。
若孩子学有所成 ,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比如考上了大学、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 这能让他们尽量不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 , 在未来就业时有更大的自由度 , 恢复自信和康复也相对更加顺利 。
可是如果孩子的学习障碍很严重 , 尤其是厌学情绪、甚至恐学十分明显 , 父母就不宜再坚持 , 更不能强迫了 。
此时休学可以帮助孩子脱离学校环境带来的负性刺激 , 有利于控制情绪症状 。 从长远的角度看 , 这是利大于弊的 。 精神心理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后 , 孩子后续仍有很多机会接受教育 , 提升学历 , 同样也有无限可能 。
总的来说 , 小琴的现况令人非常欣喜 。 她当时只接受了大约1个月的心理干预 , 而且3年前我们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模式没有现在那么完善 , 但她康复得那么好 , 我们也略感意外 。
小琴的母亲可谓功不可没 , 她从咨询、面诊、排队到真正接受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 对我们都十分信任、配合 。
她不仅自身做到了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 还带动了丈夫一起努力 。 小琴父亲因工作未能前来接受家庭治疗 , 但他的改变也很大 。 小琴的康复有很大程度得益于父母和家庭氛围的良性改变 。
希望小琴的真实康复经历能给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家庭带来希望和启发 , 免于恐惧 , 加快康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