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虎头蛇尾丑陋不堪的《红楼梦》,再现出原本倾国倾城面目的唐国明( 四 )


1、在这几十年的追求中
“真正的作家 , 他的故事基本上是跟他的写作读书与作品联系在一起的 。 我念大学时已经25岁 。 作为在山里的孩子 , 这么大了还去念大学 。 当时去的目的不为别的 , 就是天真的为了成为一个名扬天下、千古留名、对人类社会有用的作家 , 写出自己梦想的作品 。 我大学毕业时已29岁 , 大学的老师说我不是一个大蠢材 , 就是一个大天才 。 29岁这个年龄不管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是该成家生子的年龄了 。 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 要么继续为了梦想奋斗下去 , 要么南下打工 。 在当时我家人的眼里 , 他们把我送入大学 , 就是希望我要么在梦想里有文学上名扬四海的成就 , 要么去一个体面的国家单位 。 我也不知为什么 , 当时我相信了自己 。 从决定来读大学的那一天起我就相信自己 , 我会成为一个名扬天下对人类社会有用的作家 。 因为我那个学看山水的父亲从我上学那天开始 , 一到每学期开学时 , 他就总会重复一句话:要学有所成 , 做一件天下人祖祖辈辈记得的事情 。 好像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来 , 就是要我完成这个使命的 。 ”
“那时为了安顿家人 , 我骗他们我在省文联上班 。 他们相信了我这个儿子 。 我寻一个同学借了一千元钱 , 于是真正开始了把成为作家这个梦想当成了终身事业 。 在这几十年里 , 除复原再现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 , 我同时还在写一个小说《零乡》 。 因为复原《红楼梦》80回后而成就了这个小说《零乡》 , 因为《零乡》而成就了我复原的《红楼梦》 。 它们如两条并行的铁轨 , 载着我的人生飞跑到今天 。 它们也如我在建筑的一座无形的看不见的建筑王国中的两根顶梁柱 。 庆幸的是《红楼梦》的复原在先发表了出来 。 而《零乡》也在一些正式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一些片段 。 ”
“在这几十年的追求中 , 我即使每天喝粥 , 也是我一个人喝粥 , 一家人喝粥是不可能完成伟大的写作的 。 曹雪芹举家食粥 , 不过是传闻 , 他要真举家食粥也该是他完成《红楼梦》之后 。 ”“路是用来向前走的 , 而不是用来回望的 。 梦是用行动、天才、勤奋与坚持去实现的 , 而不是用来在床上躺着想的 。 时间已经证明我不但有梦想 , 而且具备实现梦想的能力 , 光有梦想 , 没有具备实现梦想的能力与天才 , 那是空想 。 ”“当一位编辑认为我考古复原再现出来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应是一个名家写的 , 或是一个名门之后、至少是一个名教授、富人的后代写的时 , 我告诉他我确确实实是一个山里人的后代 , 而且是一个‘三无’人员 。 在文学上取得自己认为很成功的成就时 , 我觉得我应该告诉大家:梦想 , 一旦得到天才的鼓励 , 并有热情不断推动它前进 , 定能大大超过自然界的一切自发力量;而人 , 在自己短暂的一生里 , 定能将世世代代看来似乎难以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 , 变成永垂史册的真理 。 我就这样 , 也算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 。 ”
2、突然醒悟
“到多年后的今天 , 我才突然醒悟 , 我一直努力到现在 , 就是为了复原《红楼梦》这道长城 。 ”唐国明这个梦开始于他从邻村同学的二姐那借来120回程高本《红楼梦》的那个暑假 , 唐国明干完父母安排一天干完的事外 , 唐国明就坐在自家木楼上一间属于他堆满木头杂物的房子里 , 借着房子山头漏进来的昏暗天光 , 一页一页地读完了《红楼梦》 。
“在读的过程中 , 我朦胧感觉到程高本后四十回虽然较前八十回的水准距离很大 , 但凭着我天生的文学感觉 , 感觉到了许多的段落与句子是那么贴近前八十回的水准 。 随着我读了本关于《红楼梦》理论的书籍 , 我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 , 得去复原出藏在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曹雪芹文笔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