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文章图片
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文章图片
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文章图片
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祝允明(1461—1527) , 字希哲 , 因右手较常人多生了一根手指 , 自号“枝山” 。 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祝允明与文徵明是明代中期吴门书派的领袖;祝与文徵明、王宠和陈淳同为吴门书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 以草书见长 , 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谓 。
祝允明书法的传统功力非常深厚 , 他的章草、小楷都带有明显的晋、唐风味 。 他的书法成就主要集中于草书 , 尤其是狂草 。 祝允明学习草书由宋人入手 , 师法晋唐 , 草书由黄庭坚入手 , 取法张旭、怀素 。 所以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认为:“祝枝山的狂草在宋人的影响下 , 骨力弱于旭、素 , 但又自成一家 。 ”
对于前辈先贤的长处 , 祝允明进行吸收 , 不仅学习前人的笔法 , 也学习他们的结字方法和章法 , 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创新 ,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
祝允明的草书 , 由黄庭坚入手 , 上溯张旭、怀素 , 乃至于二王 。 章法方面则在张旭、黄庭坚两位前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祝允明创造性地将张旭狂草的列间“揖让”和黄庭坚的字间“穿插”进行了结合 , 形成了一种新的草书气象 , 这在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 不仅如此 , 祝允明还继承了黄庭坚的单字穿插 , 祝允明的狂草中同样有列中单字游离于该列重心连线 , 这与黄庭坚的大草是类似的 。
黄氏大草中列间距比较大 , 所以可以为这种“游离”现象提供足够的空间 , 同时 , 这种“游离”现象又增加单字的穿插几率 。 而祝允明的大草列间距非常小 , 与张旭相似 , 因此 , 祝氏在借鉴张旭大草的同时 , 如果还想要引入黄庭坚章法特点的话 , 就必须在列间采用揖让的方法 , 通过列间的揖让间接地增加列间距 , 从而实现列中上下两字间的穿插 。
还有一个问题 , 就是黄庭坚大草的运笔速度与张旭的不一致 , 张快黄慢 , 黄氏的慢导致其笔画的曲折 , 这样的曲折需要更多的空间 , 而祝氏的草书空间较黄庭坚则更为紧凑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祝允明把黄庭坚的曲折笔画作了拉直处理 , 成为更类似于怀素那样的直笔 , 这样一来 , 祝允明的大草中就集成了前三位“草圣”的章法特点 ,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章法特点 , 而这种章法在祝允明之前是无人尝试的 。
祝允明草书的列间距非常小 , 但是因为他很好地利用了列间揖让和字间穿插之法 , 整幅作品的画面并不显杂乱 , 而是有一种汪洋恣肆的感觉 。 同时 , 祝允明借助单字草书符号的处理 , 更使得整篇作品错落有致 。
祝允明的草书是明代草书的代表 , 体现了明代草书的最高水平 , 而祝氏在草书上的最大创造 , 笔者认为就是在章法方面的创造 , 一方面继承了徐有贞在书法上取法宋人的倡议 ,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吴门书派书法家们的创造性已开始被调动起来 , 并进行了创新实践 。
【爱蹦的小豆牙|参透三大草圣章法秘诀,让祝允明成为明代草书第一】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