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辨证说|胆有火,口苦;肝有火,尿痛!中医:泻肝胆之火、通利三焦、引火下行


健康辨证说|胆有火,口苦;肝有火,尿痛!中医:泻肝胆之火、通利三焦、引火下行
文章图片
健康辨证说|胆有火,口苦;肝有火,尿痛!中医:泻肝胆之火、通利三焦、引火下行

口中常常发苦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 , 不光是困扰了当下的我们 , 同时也困扰着一千多年前的古人 , 而古人通过实践及观察 , 认为口苦为胆气上溢所致 。
胆气为何会上溢?
在中医理论中 , 肝胆互为表里 , 肝火上炎会导致胆气上溢 , 因为肝火一旦烧起来 , 必定会影响到我们的胆 。
在人体经络图中;
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前阴、胁肋、咽喉、头顶 。
足少阳胆经:循行于眼角、耳部、阴部以及胁肋 。
因此 , 如果肝胆一旦有火 , 就会循经上炎 , 所及部位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因此 , 类似于口苦在内的诸多症状 , 都是肝胆火旺、湿热内积的结果!
症候表现:往往会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头痛头晕、耳聋耳鸣、胁肋胀痛等 。
若此时有湿邪侵扰 , 就会直接波及下焦部位 , 如小便灼痛、阴部痒、潮湿、带下异常等问题 。
若是湿热内积 , 还会舌红苔黄而厚腻 。
所以说 , 若是人到中年 , 有口苦及上述症候 , 那就要考虑肝胆火旺、湿热下注的问题了 。
【健康辨证说|胆有火,口苦;肝有火,尿痛!中医:泻肝胆之火、通利三焦、引火下行】调理思路:清泄肝胆之火、化解下焦湿热 。
代表方剂为:龙肝泻肝汤 。
其中 龙胆草能清肝胆之热 , 还能清下焦湿热 。
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栀子能泻火除烦 , 清热利尿 , 凉血解毒 。
两味药一个负责泄肝胆之火 , 一个负责通利三焦 , 引火下行 。
湿热内积 , 容易下注 , 所以需要用木通、泽泻、车前子来清湿热 。
当然 , 从根本来说 肝胆有火 , 就会伤及阴血 。
然而多用苦寒利水的药石 , 也会伤及阴血 。
所以还需加入当归、生地和甘草用以养阴血 , 中和苦寒利水药石的偏颇 。
肝火旺盛 , 则容易引发肝郁 。 多用寒凉药石 , 还容易挫伤肝气 。 因此用柴胡疏肝解郁 。
当然 , 除了一板一眼的方剂以外 , 还有一些简单的食疗可供参考 。
思路一:栀子仁粥:把栀子仁磨成粉 。 粳米粥快出锅时 , 加入栀子仁粉末 。
作用:泄三焦之火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对于调理肝胆有热、目赤肿痛有一定的效果 。
思路二:决明子粥:决明子炒香后煎煮去渣 , 下米煮粥 , 加少许冰糖 。
作用:平肝阳、清肝火 。
对于肝胆火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
思路三:连翘茶 。 连翘用沸水冲泡 , 加蜂蜜 。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