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博主吐槽家庭主妇不能办银行卡 “断卡”行动下多家银行开卡难( 二 )


风险提示书还提醒 , “若您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违法犯罪 , 仍使用该账户提供犯罪便利 , 将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视为共同犯罪 。 经告知后 , 虽无法确定他人利用您的账户实施何种具体行为 , 仍然坚持出卖、出租、出售本人账户 , 其结果被他人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和洗钱等犯罪的 , 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银行卡|博主吐槽家庭主妇不能办银行卡 “断卡”行动下多家银行开卡难
本文图片
图:《中国工商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风险提示书》(来源:界面新闻采访人员拍摄) 。
【银行卡|博主吐槽家庭主妇不能办银行卡 “断卡”行动下多家银行开卡难】不过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在实际体验中发现 , 工商银行北京某分行线下网点的工作人员对于收入来源这一项的核实并不是太严格 。 在采访人员表明自己是家庭主妇后 , 工作人员仍让采访人员在收入来源一栏填写“工资” 。 对于资料是否会被核查问题 , 工作人员透露:“不会 , 3天后会给你打电话核查 , 但是我们自己给你打的 。 ”
而据一位坐标上海的公司职员向采访人员表示 , 不久前其在工商银行上海某分行新办银行卡时 , 则被要求必须出具劳动合同才能办理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在调查时发现 , 在国有六大行中 , 开卡要求最严格的是农业银行 。 其电话客服和线下网点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在该行新开卡的客户 , 需要出具辅助材料 , 包括但不限于驾照、社保卡、医保卡、工作收入证明、纳税明细、居住证或本地户口本等 。
为何农行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一农行的工作人员直言 , “农行在全国各地的网点都比较多 , 受骗的群众也比较多 , 有些客户开完卡后就给别人用 , 别人就用这个卡去实施网络诈骗 , 基本都是比较偏颇的地方 , 因为银行无法判断开卡风险 , 所以如果不能提供特殊用途的证明就不能开通一类卡 , 只能开限额1万元的二类卡 。 ”
何谓“特殊用途”?上述人员解释:“比如用于还银行贷款 , 或是新入职员工需要办理工资卡 , 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就可以办理 。 ”
银行一类账户和二类账户的区别在于 , 一类账户为全功能账户 , 可用于大额存取款、转账、消费缴费、投资理财等各种业务 , 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 且不限额;二类账户为便捷理财账户 , 用于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 , 以及先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 , 会有一定限额 。
银行卡|博主吐槽家庭主妇不能办银行卡 “断卡”行动下多家银行开卡难
本文图片
图:银行各类账户区别(来源:工商银行客服) 。
开卡难背后的“断卡”行动
新开一张银行卡经历如此繁复流程的背后 ,是“断卡”行动的成果显现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严厉打击违法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 , 坚决杜绝电信网络诈骗案的频繁发生 ,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以及百姓的合法权益 , 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 , 自2020年10月10日起 ,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以打击、整治、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 。
作为实施网络诈骗的信息流和现金流的载体 , 手机卡和银行卡成为此次“断卡”行动的主要整治对象 。 其中 , 银行卡方面除了包括个人银行卡 , 还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 , 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 , 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
2020年底 , 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理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 , 强调电信行业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将依法加强行业监管 , 电信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要按照“谁开卡、谁负责”的原则 , 落实主体责任 , 强化风险防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