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夏天不想变“小黑人”,怎么防晒?湖南卫健委发布科学防晒要点

炎炎夏日 , 阳光诱惑着人们外出游玩嬉戏 , 当我们说走就走 , 歌唱着肩并肩与太阳同游 , 嬉笑着手拉手与阳光同行 , 却不知道紫外线也如影随形地蚕食着我们的皮肤 。 很多人开始“自暴自弃” , 却不知太阳公公从不让我们失望 , 所以每当夏季来临 , 很多人都会因为防晒的问题苦恼不已 , 如何在烈日下能安心享受美好的阳光?如何在酷热的夏季保护好我们的肌肤?如何能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不成为一名“小黑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防晒小课堂学习防晒知识 , 科学防晒 , 轻松过夏 , 让我们在享受阳光沐浴的同时 , 还能收获白嫩健康的肌肤 。
一、防晒防的是什么?
简单说 , 防晒就是我们常说的防紫外线 。 紫外线分为三种: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短波紫外线(UVC) 。 由于UVC会全部被臭氧层吸收 , 不能到达地面 , 所以我们防晒关注的重点是UVA和UVB 。 UVB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 , 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红 , 并引起红肿、水泡、脱皮等症状 , 有致癌风险 。 UVA可以穿透至皮肤真皮层 , 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 , 引起晒黑、皮肤老化、皱纹、老年斑等问题 。 UVA不论阴晴早晚 , 一年四季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
二、如何防晒?
1.遮阳伞、帽子、墨镜、防晒衣等防晒产品 。
2.必不可少的防晒霜 。
三、如何选择防晒霜?
1.防晒霜包括: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
物理性防晒霜通过物理原理将紫外线遮挡、反射出去 。 主要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 。 纯物理防晒安全不刺激 , 比较适合敏感肌 。 但一般质地会稍显厚重、滋润 , 有的还会泛白 。
化学性防晒霜将吸收的紫外线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 。 一般质地比较水润、轻薄 。 但化学防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
2.防晒霜参数SPF与PA的含义
SPF对标UVB , 指的是防御UVB的能力 , 常见的有SPF15+、SPF30+、SPF50+等 。 PA对标UVA , 指的是防御UVA的能力 , 后面跟着“+”号 。
因为UVB的能量较高 , 皮肤容易被晒伤 ,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 防晒产品中只注重防UVB , 也就是只标有SPF值 。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UVA对皮肤的伤害后 , 相关的防UVA紫外线的防晒剂及产品才慢慢开发出来 。
SPF:指的是防晒系数 , 也就是防止皮肤晒伤、晒红的时间 。
SPF15+、SPF30+、SPF50+等就表示防晒产品有大约225分钟(15分钟×15 , 约3.5个小时)、450分钟(15分钟×30 , 约7.5个小时)、750分钟(15分钟×50 , 约12.5个小时)的防晒时间 。 (在不用防晒产品时 , 产生皮肤红斑的时间*防晒指数=防晒时间)
PA:是皮肤防晒黑、老化的指数
PA+ , 一般防护 , 约4小时;PA++ , 较强防护 , 约8小时;PA+++ , 超强防护 , 约12小时 。
需要提醒的是选择防晒霜时 , 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值 , 防晒系数越高有时意味着添加了更多的防晒剂 , 因为SPF值高的防晒霜中化学性的防晒成分比较多 , 内容物比较浓稠 , 涂抹在皮肤上难免有厚重感 , 可能使皮肤“呼吸”越困难 , 对肌肤的刺激也越大;而低SPF值的防晒霜中化学性的成分比较少 , 用起来比较稀薄、舒适 。 所以 , 我们应根据日晒强度、时间 , 自己的年龄和自身肤质来科学地选择防晒品 。
四、如何使用防晒霜?
不论阴天还是晴天 , 每天都需要防晒 。 在进行完脸部清洁 , 涂抹水乳后使用防晒霜 , 建议在出门前提前20分钟涂抹防晒霜以达到最佳防晒效果 。 防晒霜的单次用量是一枚硬币的大小 , 还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补涂:在户外 , 2小时左右补涂一次;在室内 , 4-5小时补涂一次;在海边、山上等紫外线强的地方 , 30分钟左右补涂一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