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的“情绪急救”系统是如何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的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 , 单亲妈妈带着孩子找工作 , 累了一天也没找到 , 孩子饿了闹着要吃香肠 , 妈妈就给她买了一根 , 可是孩子吃了一口就吐了 , 受够了委屈一肚子积怨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了 , 把满腔怒火发在了孩子身上 , 当街对着孩子拳打脚踢起来 。
有时候 ,
真正左右父母情绪的 , 并不是宝宝的行为 , 而是父母对宝宝行为的认知、看法和评价 , 有时甚至仅仅是妈妈的当时心情 。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的“情绪急救”系统是如何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的
文章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场景来对号入座一下 , 看看自己是否也是这样情绪化的妈妈:
宝宝在家画画 , 把白白的墙画得乱七八糟 。
场景一:妈妈今天在单位被领导表扬 , 又发了奖金 。
此时的妈妈心情极好 , 看到孩子乱画也会耐心地教育孩子:“宝宝 , 妈妈跟你说过墙上不能乱画 , 要画画的话就画纸上好吗 , 下次不要再画墙上了啊 。 ”
场景二:妈妈今天在单位做错了事被领导批评 , 回家路上又刚好遇上堵车 。
心情糟糕的妈妈看到孩子乱画就气不打一处来 , 夺过画笔扔到一边 , 拉着孩子就往屁股上打两下 , 然后怒吼:“跟你说没说过白墙不能乱画?说了多少遍了记不住是不是?”
所以
, 宝宝的行为到底是可接受还是不可接受 , 跟宝宝本身行为相关性并不大 , 很大程度由父母当时的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的“情绪急救”系统是如何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的】心情、环境、时间、对象
等等因素有关 。
建立有效的“情绪急救”系统帮助自己管理情绪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妈妈说这样的话:“孩子不听话我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 有时候还会动手 , 可是过后就后悔 , 但下一次还是会忍不住 , 我是不是心理有病呀?”我们常常会为自己的冲动情绪而后悔 , 暗暗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 可是最后还是反复如此 。
究其原因 , 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情绪急救”系统 。 作为父母 , 如何才能正确建立“情绪急救”系统 , 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呢?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的“情绪急救”系统是如何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的
文章图片
l警惕“踢猫效应” , 避免坏情绪传染
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 , 讲的是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 , 回到家把孩子骂了一顿 , 孩子心里窝火 , 就踢了身边的猫一脚 。 猫逃到街上 , 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 , 司机避让中 , 把孩子撞伤了 。
这个踢猫效应讲的就是坏情绪的传染 , 最后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
就比如有一次我家孩子作业做得慢 , 陪写作业的爸爸实在忍耐不住自己的脾性又拍桌子又吼叫 , 结果是孩子生气地哭了半个小时 , 爸爸又跟孩子做了半个小时思想工作 , 这一个小时时间又白白浪费过去了 。
所以作为一个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 遇到事情首先要衡量轻重 , 在心里掂量一下这个事情值得不值得自己发火、发火以后会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千万不要图一时痛快造成更加糟糕的结果 。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的“情绪急救”系统是如何帮助自己有效管理情绪的
文章图片
l对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 给自己寻求有效的放松方式
现实中很父母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大多是由于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 看到孩子短期之内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 , 就试图想要用语言刺激孩子 , 从而让孩子上进 , 然而在对孩子说教的过程中 , 父母自己又容易被自己的“良苦用心”所打动 , 越来越陷入自我编织的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