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男孤定为他乡客,女寡应做异乡妇”,啥意思????
“男孤定为他乡客 , 女寡应做异乡妇” , 是过去农村常听人说的一句老话 , 是一句俗语 , 也是过去乡村普遍民众存在的一种观念 , 也可以说是普遍民众中 , 两类特殊群体的无奈的选择 。
随着时代的变化 , 现代社会中的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社会规范、以及民俗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已今非昔比 。 这句老话的含义 , 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 属于已淘汰的俗语 , 只能作为历史来解读 。
男孤定为他乡客
要理解这句话 , 就不得不提到过去农村的一些风俗 , 得按过去的风俗来理解 。
下面先从字面上解释一下这句老话的具体含义 。
句中“男孤” , 在汉语中有多层意思 , 在这句老话中 , 并不是指父母双亡的孤儿 , 而是指过去农村孤身一人的男子 , 也就是讨不到老婆的光棍汉 。
句中的“他乡客” , 并不是指在外乡工作、经商、旅游、流浪等人 , 而是指在他乡入赘做上门女婿的男子 。 旧时 , 很多地方的农村尊称女婿为“娇客” , 娇就是女儿 , 客就是女儿的丈夫 。 有时 , 男人也称自己为某地的“娇客” , 意思就是说 , 是某地的女婿 。 这种称呼属于正常的男婚女嫁的婚姻 。
本文图片
过去 , 农村还有一种婚姻形式 , 男人到女方当上门女婿 , 这种男人不能像女人那样视为“嫁” , 而是说“招郎” , 上门女婿在女方的身份被称为“招郎客” 。
过去的农村 , “娇客”和“招郎客”都是女婿 , 但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完全截然不同 , 不能混用 。 “他乡客”就是“招郎客” , 也就是上门女婿 。
“男孤定为他乡客”整句话的意思是说 , 打光棍的男人要想解决单身问题 , 最好的的办法就是出远门 , 到外地当上门女婿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过去 , 如果家里兄弟很多 , 家里又很贫穷 , 讨老婆无望 , 想要有老婆 , 过上正常男人的生活 , 就得横下一条心 , 走出家门 , 到他乡去做上门女婿 , 如此才能够解决打光棍的命运 。
过去农村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 那时是农耕社会 , 以农业经济为主 , 人们都有一种乡土难离的思想 。 再说 , 中国家族制度是以男权为主 , 男人有支配权 , 女人在男人面前只是从属关系 。 通常的婚姻都是以“娶”为主 , 也就是女子嫁到男方 。 男子到女方做上门女婿 , 失去了支配权 , 男子在女方家族里是从属关系 。 因此 , 旧时做上门女婿都是无奈之举 , 因为社会地位比较低 。
从旧时的家族制度来说 , 男子到女方做上门女婿后 , 在他的家族中会出现以下情况:
一是被移出男方的族谱 。 具体体现在族谱上不再记录男子的名字 , 已经记录要移出 。 一般来说 , 男子做上门女婿后 , 改为女方的姓(这是对大多数农村而言 , 也有一些地方不改其姓 , 只有子女随母姓) , 其子女姓氏也随女方 。
二是落叶不归根 。 上门女婿百年后的安葬 , 不能葬入家族之地 。 也就是说 , 凡是外出做上门女婿的男子 , 其出生所在的家族的地盘 , 都不允许他们回来安葬 , 更不用说葬入祖坟之地了 。 很多地方的上门女婿改姓后 , 可葬入女方的祖坟地 。 不管改姓不改姓 , 葬在女方家的地盘上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 其区别主要在于能不能入女方的祖坟 。
事实上 , 在婚姻形式上来说 , 这就是男子“嫁”给女方 , 只是不能这样说 , 而是用“招郎”、“上门”和“倒插门”这样的字眼 。 这种说法也体现了旧时代 , 民众根深蒂固的男权家族观念 。 也就是因为如此 , 从旧时的社会普遍观念来说 , 上门女婿在男方家族被人瞧不起 , 而在女方家族的男人中的地位比较低 , 就像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在男方家族上门女婿被视为“外人” , 在女方家族上门女婿的话语权不多 , 甚至没有话语权 , 只好低眉顺眼地做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老板承诺拿下这个500万的大单就奖励40万,我拿下后老板只给15万
- 把公司当家每天10点下班回家,老板也天天夸,年终奖却比别人少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