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会受苦,问题是我们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少年不知愁滋味 , 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所有人都会受苦,问题是我们如何走出“至暗时刻”?】虽然在少年时心中无处倾诉的苦闷是真的 , 但与成年后的挫折相比 , 实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 真正成年之后 , 才意识到自己经常被生活掌掴 。 事实上 , 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受到生活的掌掴 , 并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创伤 , 严重的情况比如亲人离世、遭遇意外、罹患重病 , 轻微的比如失恋、离婚、失业、考研失败等等 。 可以说 , 生活的挫折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 。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 , 误以为那些“成功人士”是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物种” , 以为他们天生更幸运、生活的路程更平坦 , 抑或是天生意志力较于常人更强大 。 后来我才发现并非如此 。 其实每一个看似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背后 , 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我们平时会受的挫折、对自我的怀疑、沮丧的心情 , 毫无例外也会在他们身上出现 。 只不过区别在于 , 他们更早地摸索出一套应对策略——这是一套积极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
这几个字很关键 。 “积极”主要指的是态度 , 虽然各种成功人士的个人经历各不相同 , 但在“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方面却出奇的一致 , 所以他们并非不会遭遇情绪的低谷 , 只不过他们更善于理性且积极的看待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 。 “有效”两字相对“积极”则更容易被忽视 。 因为当你动用理性思维 , 并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之后 , 会发现大部分人之所以碌碌无为 , 并不是缺少了什么零部件 , 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无效”的 。 这就好比一个人用了同等的力 , 但有的人把力气用到了恰当的地方 , 于是就事半功倍 , 而有的人则把力用到了无效的地方 , 结果力没少出 , 但却始终原地打转 。
当明白了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 , 也许会发现所谓“成功”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 。
何为有效?就是你出得“力” , 方向正确 , 效果显著 。 比如一个人遭遇了人生的不幸 , 无效的应对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怨天尤人 , 恨天怼地 , 指责他人(命运) , 陷入愤怒(悲伤)的情绪不能自拔 , 到处诉说 , 屏蔽隔离 , 闭口不谈等等 。 有的人明明受了很严重的伤 , 但却表现得若无其事 , 这很可能是动用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 , 将痛苦(真相)排除在外 。
那么何为有效?首先是允许自己悲伤、愤怒 , 接纳自己的情绪 , 然后是慢慢从创伤中走出来 , 开始从这件事中总结和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看到了自己的桎梏 , 更理解了别人 , 有了心灵的震动 , 最后知行合一 , 更深的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 并且有了应对类似事情更多的方法等等 。
这一切听起来很简单 , 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却很难 。 这是因为当我们动用种种防御机制时 , 往往是自动化的 , 自己毫无觉察的 , 而动用理性思维对于人来说 , 是反人性的 。 是耗能且痛苦的 。 所以 , 大多数人要么沉迷于自己毫无觉察的自动化思维当中不能自拔 , 要么自我欺骗 , 选择一条更好走的道路继续人生 。
最近读了一本哈里斯的新书《生活的陷阱》 , 说起来 , 哈里斯算是我的老熟人了 , 他之前的几本书《自信的陷阱》、《幸福的陷阱》等“陷阱”系列 , 我都有读 , 且收获良多 。 所以当哈里斯这次的新书《生活的陷阱》一经推出 , 我就迫不及待的一睹为快 。
在这本书里 , 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哈里斯“自曝其短” , 用亲身经历——他的儿子患有自闭症 , 向我们再次践行了心理治疗中的ACT疗法 。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心理学家在遇到生活致命的“掌掴”之后 , 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 看完整本书 , 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没有人可以轻松获得真理——就像哈尔斯 , 作为深谙ACT疗法的专业心理咨询师 , 在自己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时 , 他依然和普通人一样 , 经历了否认、愤怒、抑郁孤独等几个必经阶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