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你母亲生病是可怜,但不归我管”,三年后,我把这话还给了前夫( 二 )


同时 , 做到了“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也是的自身思想品质的经营 , 我们可以很笃定地将自己定义为好人 , 正义的人 。 如果能通过这方面的自我经营影响身边人 , 让更多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就会营造一个相对美好的人文环境 ,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 当然会舒心 。
有人或许会问 , 既然有的人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 他们做不到“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不也取悦自己了吗?乍一听之下好像确实如此 , 但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 , 并非真正的快乐 , 这种伪快乐注定是短暂的 , 因为你让别人痛苦了 , 会得罪别人 , 别人不管报复你还是联合别人孤立你 , 终究对你没好处 , 你捞不到好处 , 又谈何取悦自己 。
莺莺|“你母亲生病是可怜,但不归我管”,三年后,我把这话还给了前夫
本文图片
己所欲 , 勿施于人 。
这句话看似和上面那句话互相矛盾 , 其实不然 , 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 , 那么 , “己所欲 , 勿施于人”就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 , 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 , 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 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生活 。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结合“好为人师”一词来理解:好为人师者 , 总是以“全能之神”自居 , 自认为自己对一切了如指掌 , 他们认为自己对善良、快乐和幸福的理解是绝对正确的 , 从而不理会别人对这些东西如何定义 , 只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 , 这种做法 , 对于别人来说必然是一种侵犯和不尊重 。
人生很多事都是如此 , 你认为对的就一定对吗?别人认为对的就一定错吗?结合“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来说就是:你把自认为对的观念强加于人 , 却不接受别人向你灌输他们的观念 , 这算什么?在自己身上玩双标吗?
还以前文中莺莺的前夫为例 , 他自认为自己理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正确的 , 从而不理会妻子怎样理解的 , 还妄图把自己的错误观念强加于妻子身上 , 由此造成的矛盾甚至悲剧 , 不可能起到“取悦自己”的效果 。
希望其他人也注意这种问题 , 不管在生活习惯方面 , 艺术欣赏方面 , 还是婚恋观方面 , 不要盲目“以自己所是为是 , 斥别人所是为非” , 尤其是夫妻之间 , 双方既要做到“己所欲 , 勿施于人” , 又要做到“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各自能做一个懂得取悦自己的个体 , 才能令对方赏心悦目 , 才有互相取悦可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