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是时候,与自己和解了( 二 )
我终于明白 , 人不是因为完美而被爱 , 人是因为成为了自己而被爱 。
讲述人:芝芝
03
我人生中几个重要的与自己和解的时刻 , 都伴随着同样一种心情:承认自己的“无能” 。
举个例子 , 我一度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 , 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 这个愿望强烈地搅扰着我 , 让我兴奋 , 也让我对正在做着的本职工作有些不屑和敷衍 。 我想着自己终有一天 , 会和思特里克兰德(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男主人公)一样 , 辞职奔向自己的“月亮” 。
五年后 , 我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无能”——我只会写几个平庸的文字而已 , 根本算不上什么天分 , 我大概率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
本文图片
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时的那种痛苦 , 简直无法言喻 , 因为那是对我长久以来想要的东西的放手 。 可奇怪的是 , 这种阵痛过后 , 我感到了一种彻底的轻松 , 我终于不用在现实生活和遥远幻梦中挣扎 , 我终于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活本身”而非“生活的意义”上了 。
我说的 , 绝不是一个放弃梦想的故事 , 也绝不是一个无奈妥协的故事 , 而是和一样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握手言和的故事 。 我仍然喜欢写作 , 只是不再一定要以什么身份去写了 。
有时候 , 在人生的某些事情上 , 无论我们多热爱 , 也必须承认自己的无能 。 这 , 也是一种和解 。
讲述人:何钦
04
“幸运的人 , 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 , 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我都觉得自己是那个不幸的人 , 并且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这种不幸 。
父母的争吵占据了我童年的大部分记忆 , 仿佛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 我听着那些刻薄相向、嘶声力竭的话 , 对爱情、婚姻、家庭这些事充满怀疑 。
这粒怀疑的种子种在我心里 , 越长越大枝繁叶茂 , 最后以浓重的阴影投射在我人生的每一处驿站:我不知道怎么处理亲密关系 , 和父母的关系长久地紧绷着 , 悲观地认定自己不可能幸福……
本文图片
后来 , 一位朋友对我说:你有没有想过 , 正因为你曾经历这些并且深受其伤 , 你才永远不会成为那样一个人 , 如果你有一段亲密关系 , 你绝不会让它被尖锐的争吵和相互指责笼罩;如果你有一个家庭 , 你绝不会给你的孩子制造出你小时候置身的环境……那些你一生都在害怕和避免的问题 , 其实是你的引导 , 引导着你不做什么样的人 , 不说什么样的话 , 引导着你该如何矫正自己的人生 。
因为这段话 , 我第一次尝试去打开自己 , 去接纳善意 , 去经营感情 , 去维护幸福 , 然后发现 , 我做得不错 。 在这种正反馈里 , 我一点点恢复了信心——这世上有很多很美好的感情 , 我也可以是它们的拥有者 。
至此 , 我和我的童年、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自己 , 一一和解 。
讲述人:卷
05
人生的复杂 , 命运的深沉 , 个体的差异 , 都给予我们太多需要和解的命题 。 所谓和解 , 当然不是自弃 , 不是一句颓丧的“算了 , 就这样吧” , 而是真正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轨道 , 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 去收获 。
有一段话这样说:
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 , 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 , 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 , 慢慢地有了一颗成长的心 。 也开始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 , 最大的心愿变成了全家人身体健康 。 相比一两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 , 现在的我更喜欢花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妈妈一起吃完一餐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