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可以助你掌控人生?果断学起来
杨梅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说 , 千万不要得罪学医的和学化学的 , 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自从认识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之后 , 我却觉得 , 千万不要得罪学心理学的 。 因为你在他面前 , 就是透明的 。 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 你自己都不曾觉察到的东西 , 他都能给你看得通通透透的 。
为了不被别人一下子看穿 , 我决定也去学一学心理学 。 于是 , 我找到了《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这本书 。 看一本书就能学到35堂课的知识 , 看起来就很厉害是不是 。
另外 , 本书的作者陈婕君看起来也挺厉害的 。 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的评选 , 她榜上有名 。
文章图片
《可塑的我》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人生问题大百科” , 里面涉及了职业、家庭、人际、情绪、情商、人格发展等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 无论你处在哪个人生阶段 , 看这本书 , 都能在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
处在中年的我 , 就跟书中的中年危机对上号了 。 虽然我很不想承认 , 但是书中通过心理学把中年危机的各方面都说得透透的 , 让我不得不对心理学刮目相看 。
01中年危机就是想要的太多但能力太低
对于中年危机 , 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 打开网络 , 铺天盖地的都是中年危机的焦虑 , 各种职场内卷啊、教育内卷啊、逃离北上广之类的 , 都是中年危机的缩影 。
文章图片
按理来说 , 到了中年 ,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 怎么着也应该比刚出社会那会好啊 。 但是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焦虑 , 活得还没年轻那会儿舒坦呢?
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 , 书中说:出现中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想要的东西太多 , 但能力太低 。
这话可真是一针见血啊 , 太扎心了 。 中年危机的焦虑 , 不都是因为想要很多的钱 , 想要很多的爱 , 但是钱又赚不了多少 , 爱也没精力去维护造成的吗?如果我能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 那我还怕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吗?如果我能处理好所有的人际关系 , 能平衡事业与家庭 , 能快速适应社会的变化 , 我还会焦虑吗?
文章图片
说到底啊 , 还是自己能力太次了 , 想要的东西要费尽千辛万苦才能得到 , 或者是费尽千辛万苦也得不到 。
其实 , 中年危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 , 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而来的 。 如果我们能在18-25岁打好根基 , 25-35岁稳定发展并改变自我 , 那么中年危机就会以中年黄金期的面貌出现 。
这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所以年轻朋友们 , 不要觉得中年危机与你无关 , 在18岁的时候 , 你就要开始考虑这个中年危机了 。
文章图片
如果很不幸你已经处在中年危机中了 , 那也不用太担心 。 既然根本原因是能力欠缺 , 那我们把能力补上不就行了嘛 。
要把能力补上 , 首先就不能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 而是要思考是什么事情引起的焦虑 。 在思考的过程中查漏补缺 , 发现自己到底缺失哪些能力 , 以及缺失这些能力的原因 。 知道了原因 , 我们才好对症下药 , 一步一步去提高自己 。
说到能力 , 很多人想到的可能就是工作上的专业能力 。 其实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 , 自主性、能动性、逻辑思考、安全与信任、人际关系等各种能力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 尤其是人际关系和情商 , 是成大事者的重要因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